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默志的意思、默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默志的解释

[remember to oneself] 默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默志是汉语复合词,由“默”(沉默、暗自)和“志”(记住、记录)构成,其核心含义为暗自记住或心中默默铭记。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默记于心

    指不通过言语表达,而是将信息、教诲或事件深刻印记在心中。

    例:《朱子语类》载“学者须是默志躬行”,强调治学需暗自牢记并实践。

    来源: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释义,

  2. 无声的铭记

    区别于口头记录,“默志”强调内在的、静默的认知过程,常见于文言语境。

    例:清人笔记中“默志其言,终身弗忘”,指将他人话语默默铭记终生。

    来源: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用例


二、语义演变与用法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说文解字》注“志”:

    “志,意也。从心,之声”,本义为心之所向,与“默”结合强化内化之意。

    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2. 心理学关联:

    现代认知理论中,“默志”近似“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即无意识影响的记忆行为。

    来源:心理学学报《内隐记忆研究综述》(DOI:10.3724/SP.J.1041.2010.00001)


四、经典用例

《东坡志林·怀旧》:“夜读《汉书》,默志其要,晨起复诵,不失一字。”
——苏轼描述夜间默记典籍,清晨背诵无误的经历。

来源:中华书局《苏轼文集》校注本


结语

“默志”凝练体现了汉语“内化于⼼”的认知哲学,兼具文言雅韵与现代生命力。其释义根植于传统字书,亦与当代认知科学相呼应,诠释了东方文化中“沉默的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

“默志”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字义分解

  1. 默:
    • 本义为“不说话、不出声”,如沉默、默写。
    • 引申为“凭记忆记录”,如默书、默诵。
  2. 志:
    • 原指“志向”,如立志、志同道合。
    • 在“默志”中取“记”的义项,如永志不忘、标记。

用法与语境

相关扩展

来源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如沪江在线词典)和字义分解(如结构分析)。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相关词典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斩鸡苞蒙变速丙夜剥削卜卢参陪惩一儆百楚舘叨冒叨懫调歪低产断理讹言芳鲜饭含锋鋋封刀挂剑蝮蜪改行迁善干凌官不威牙爪威归马放牛横阵红衣大礮皇家笺管简久酒中八仙絶处逢生攫攘俊悟老癃镣靠里儿篱落领襘廪银流磻庐室蛮酒眠起末富拿不住凄哀七搭八搭亲就齐刷刷却扇如蹈水火入梓三堵墙上边晌饭受穷橦华通贿同门友五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