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班範的意思、班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班範的解釋

漢 班固 和 南朝 宋 範晔 的并稱。 班 著《漢書》, 範 著《後漢書》,故常并舉。 金 王若虛 《史記辨惑六》:“﹝ 司馬遷 ﹞凡稱某王類加國號,凡舉人名每連姓氏,冗複蕪穢,最是不滿人意處。 班 範 而下,乃始浄盡焉。”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考索·古今人表》:“暇時拟著兩 漢 人表以補 班 範 兩家之書,亦一快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班範"是漢語中對東漢史學家班固和南朝宋史學家範晔的并稱,二人因分别撰著《漢書》與《後漢書》而被後世合稱,代表中國古代紀傳體斷代史的最高成就之一。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專指人物

    "班"指班固(32—92),字孟堅,所著《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範"指範晔(398—445),字蔚宗,所著《後漢書》為"前四史"之一。二者并稱體現史學傳統的承續關系。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引申為史書典範

    因《漢書》開創斷代史體例,《後漢書》以"正一代得失"為宗旨,後世常以"班範"代指史書撰述的楷模。如清代章學誠評:"馬班之史,韓柳之文,程朱之理,陸王之學,皆千古不磨之業。"(《文史通義》)

    來源:章學誠《文史通義·内篇》,中華書局,1985年。


二、文學與史學價值


三、學術引用實例

清代學者趙翼在《廿二史劄記》中多次并稱二人:

"範書于《光武紀》述昆陽之戰,仿《漢書·項羽傳》钜鹿之戰,此班範二史相承之迹。"

此例印證"班範"作為史學典範的并稱慣例。

來源:趙翼《廿二史劄記》卷四,中華書局,1984年。


四、現代學術定位

當代史學界公認二者為斷代史編纂的奠基者:

"班固《漢書》确立紀傳體斷代史範式,範晔《後漢書》以‘類傳’深化曆史叙事,共同構成漢唐史學的雙峰。"

來源: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出版社,1999年。

網絡擴展解釋

“班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曆史人物并稱

班範指漢代班固和南朝宋範晔的合稱。兩人分别以《漢書》和《後漢書》聞名,因史學成就常被并舉。


二、引申為“典範”的比喻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班範”可比喻同類中才能、品德或風度卓越的人,即“班級中的榜樣”。但此用法在傳統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扒釘百兩篇闆羽球比基尼不識不知裁中茶飯無心垂缰處業道妪跌大凍剝剝豆瓣奪得罰願弗營公是公非廣城恨苦闳麗胡胡麻麻晖煜昒穆徼道膠庠鞿羁積斂輯睦近好極親就痊開設樂活臨軒亂徒蠻盒眉子石廟號磨合木馬子内緯辟任僻巷乾矢橛鞘段親誼榮懼沈黝舌人曙晖縮地趿拉唐宋八大家彈冠振衣探撿添案偷冒歪曲微感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