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誦心維的意思、口誦心維的詳細解釋
口誦心維的解釋
口裡念誦,心裡思考。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内監·紀述内臣》:“﹝禮部﹞謂内書堂宜進 世則 所進,與《忠鑑録》同立謂程,使其口誦心維,可以遷善改過。” 友梅氏 《<武昌兩日記>序》:“不覺口誦心維,手舞足蹈。”亦作“ 口誦心惟 ”。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諷誦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
詞語分解
- 口誦的解釋 讀出聲音來;朗讀口誦心惟一面讀着,一面想它的意義和道理
- 維的解釋 維 (維) é 系,連結:維系。維絷。 保持:維持。維護。維修。維生素。 綱:綱維(總綱,亦指法度)。 數學名詞,幾何學及空間理論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間有“三維”,平面是“二維”,直線隻有“一維”。
網絡擴展解釋
“口誦心維”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指口裡念誦,心裡思考,強調在默讀或背誦時保持專注,将語言表達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
2.結構與詞源
- 結構:由“口誦”(口頭默念)和“心維”(内心思考)兩部分組成,屬并列式成語。
- 出處:最早見于明代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原文提到通過“口誦心維”幫助人改過遷善。
3.使用場景與示例
- 場景:適用于描述學習、閱讀或自我反思時專注的狀态,如“他讀書時口誦心維,效率極高”。
- 例句:明代文獻記載“使其口誦心維,可以遷善改過”;近代用例“不覺口誦心維,手舞足蹈”。
4.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口誦心惟(意義完全相同,字形差異)。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賓語,如“學習需口誦心維”。
5.補充信息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無褒貶傾向。
- 繁體寫法:口誦心維。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字義分解,可參考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口誦心維的意思
口誦心維(kǒu sòng xīn wéi)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口誦指的是用口音讀出,心維則表示心靈思維。綜合起來,口誦心維指的是通過口述和思考來表達個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口誦心維的四個漢字分别有不同的部首和筆畫。
- 口(kǒu):表示嘴巴,由"口"部首構成,有2畫。
- 誦(sòng):表示朗讀,由"讠"部首和"甬"字旁構成,有7畫。
- 心(xīn):表示心靈,由"心"部首構成,有4畫。
- 維(wéi):表示聯繫,由"纟"部首和"隹"字旁構成,有7畫。
來源和繁體
口誦心維是現代漢語詞語,沒有明确的古代來源。它的繁體形式為「口誦心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漢字的形狀和結構有所不同。根據古代的寫法,口誦心維的每個字的寫法如下:
- 口:與現代寫法相同。
- 誦:與現代寫法相同。
- 心:與現代寫法相同。
- 維:由"纟"部首、"隹"字旁和"韋"字底構成。
例句
口誦心維可以用于以下例句中:
- 他喜歡把自己的感受口誦心維,通過朗讀詩歌表達。
- 在演講比賽中,她用口誦心維的方式讓觀衆深受感動。
- 這本書是作者對生活的口誦心維,内容充滿了真摯的情感。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與口誦心維相關的詞語包括:
- 組詞:口述、心靈思維、口頭表達。
- 近義詞:口說心緒、唇齒心事、口頭思考。
- 反義詞:默讀、思維閉塞、寡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