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盟府的意思、盟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盟府的解釋

(1).古代掌管保存盟約文書的官府。《左傳·僖公五年》:“﹝ 虢仲 、 虢叔 ﹞為 文王 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 孔穎達 疏:“以勳受封,必有盟要,其辭當藏於司盟之府也。”《逸周書·嘗麥》:“太史乃藏之於盟府,以為歲典。” 三國 吳 韋昭 《博弈論》:“當世之道,宜勉思至道,愛功惜力,以佐明時,使名書史籍,勳在盟府。”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山河啟封,載在盟府。”《花月痕》第四七回:“盟府書存,長質諸皇天後土。”

(2).指司盟之官。 元 鄭廷玉 《楚昭公》第四折:“﹝ 伍員 ﹞文賽 百裡奚 ,武過末将,主公着他做了盟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盟府”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古代基本含義

  1. 掌管盟約的官府機構
    指古代專門保存盟約文書的官方機構,負責記錄和管理諸侯國之間的盟誓文件。例如《左傳》提到虢仲、虢叔的功勳“藏于盟府”,表明此類文書由盟府統一保管。

  2. 司盟之官
    也可代指負責盟約事務的官員,如《楚昭公》中記載伍員被任命為“盟府”,即擔任司盟之職。

二、現代引申義

部分資料将“盟府”引申為聯盟組織的總部或決策中心,例如國際機構或企業的核心管理機構。但這一用法屬于現代擴展,并非傳統語義的主流。

三、文獻例證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引證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典及古代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盟府》的意思

《盟府》一詞指的是某些地方的聯盟總部或組織性質較高的政府機構。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盟府》的拆分部首為皿(mǐn)和由(yóu),總計14個筆畫。

來源

《盟府》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曆史上,當時一些地方聯盟組織或政府機構被稱為盟府。

繁體

《盟府》的繁體字為「盟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盟府」的寫法并未有太大差别。

例句

1. 這座城市的盟府管理着周邊地區的安全事務。

2. 政府與各盟府之間進行了良好的合作。

組詞

1. 盟府會議

2. 盟府制度

3. 盟府建設

近義詞

1. 聯盟總部

2. 聯邦中心

3. 聯盟管理機構

反義詞

1. 單一中心

2. 單一政權

3. 獨立管理機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