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填權的意思、填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填權的解釋

某隻股票在除權、除息後交易價格高于除權、除息價格叫填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填權是金融市場的專業術語,指股票在除權除息後,其交易價格上漲至或超過除權除息前的價格水平,從而“填補”因分紅派息導緻的股價缺口的現象。以下從定義、機制與實例三方面詳解:


一、核心定義

填權(Filling the Right)指股票除權後,市場買入需求推動股價回升,使除權前後的總市值恢複一緻的過程。例如:


二、運作機制

  1. 除權缺口形成

    公司分紅(現金/股票)時,交易所對股價進行技術性下調,形成價格缺口。

    計算公式

    $$ text{除權價} = frac{text{前日收盤價} - text{現金股息}}{1 + text{送股比例}} $$

  2. 市場供需驅動填權

    • 投資者預期:若公司業績向好,投資者認為股息回報可持續,推動股價回升。
    • 資金流入:主力資金或市場熱度帶動買盤,逐步填補除權缺口。
  3. 填權與貼權對比

    狀态 股價表現 市場信號
    填權 股價回升至除權前水平 投資者信心強勁
    貼權 股價持續低于除權價 市場預期悲觀

三、實例說明

以貴州茅台(600519)2020年分紅為例:


權威參考來源

  1. 《證券投資學》(吳曉求著)

    第四章“股票交易機制”詳解除權與填權的財務原理,強調其反映市場對公司價值的再定價。

  2. 上海證券交易所《投資者教育手冊》

    定義除權機制及填權現象,指出其與基本面預期的關聯性(上交所官網“規則指南”欄目可查)。

  3.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第3.5.2條規範除權除息計算标準,明确價格調整公式(深交所官網“法律規則”欄目公開)。


填權本質是市場對優質公司分紅後的價值修複行為,其實現依賴于業績支撐與投資者共識。理解這一概念需結合公司財務數據與市場情緒綜合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填權是股票市場中與除權相關的金融術語,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填權的定義

填權指股票在除權除息後,市場價格上漲至除權基準價以上的現象。當投資者持續看好某隻股票,推動股價回升甚至超過除權前的價格時,稱為填權;若股價完全恢複到除權前水平,則稱為填滿權。

示例:某股票除權前價格為10元,公司實施“10送10”分紅方案,除權後股價調整為5元。若後續股價從5元漲至8元,即為填權;若漲回10元,則為填滿權。


二、填權的原因

  1. 市場情緒驅動:投資者認為公司未來業績向好,或股價因除權後顯得“便宜”,從而買入推高股價。
  2. 技術性補漲:除權後市盈率降低,吸引資金關注,形成價格修複。
  3. 行業或市場整體行情:在牛市或闆塊熱度較高時,填權現象更易出現。

三、填權的計算

除權基準價計算公式為:
$$
text{除權基準價} = frac{text{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text{每股送紅股數}}
$$
例如,某股票登記日收盤價10元,每10股送6股(即每股送0.6股),則:
$$
text{除權基準價} = frac{10}{1+0.6} = 6.25 text{元}
$$
當股價高于6.25元時即為填權。


四、填權的投資意義

  1. 反映市場預期:填權通常暗示投資者對公司發展持樂觀态度。
  2. 交易機會:填權行情可能帶來短期套利空間,但需結合公司基本面判斷。
  3. 風險提示:填權并非必然發生,若股價長期低于除權價(貼權),可能反映業績不及預期。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權威金融百科及證券資訊平台,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半霎變征不顧而唾倉海參股出縮打山打中東蒙客洞啟剟裒恩澤侯浮勒怫悒高筵光柱吼怒建官焦山久旱逢甘雨康阜暌乖牢狴量鼓連雲棧曆聚鈴钹流涎麗養路輿拈斤播兩抛露破敵峭刑怯紅怕黑犬馬之戀權任榮膺鹗薦肉眼凡胎散射三學士申究實利實用術略算發肅然生敬素芝停水王室圍壩危機四伏未渠已僞善溫泉無敢汙吏湘山西口心存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