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绮井的意思、绮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绮井的解釋

藻井。飾以彩紋圖案的天花闆。形似井口圍欄,故稱。《文選·曹植<七啟>》:“綺井含葩,金墀玉箱。” 張銑 注:“又於屋間為井形,中有蓮花下垂也。”《文選·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蔕,華蓮重葩而倒披。” 李周翰 注:“屋上綺井,以闆為井形,飾以丹青如綺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屋上覆橑,古人謂之綺井,亦曰藻井,又謂之覆海。今令文中謂之鬭八, 吳 人謂之罳頂,唯宮室祠觀為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绮井(qǐ jǐng)是漢語古建築術語,指傳統建築天花闆上方以木條交錯成格、彩繪裝飾的藻井結構,亦稱“藻井”。其名源于“绮”的華美紋飾與“井”的方形框架特征,兼具裝飾性與結構功能。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與形制特征

  1. 結構定義

    绮井指殿宇頂部向上凹陷的覆鬥形木構架,由層疊的鬥拱、枋木交織成方格或穹窿狀,形似井欄,故稱“井”。表面施以彩繪、雕刻或貼金,紋樣繁複如織錦(“绮”),是古代高階建築特有的裝飾構件。

  2. 工藝特點

    典型绮井采用榫卯結構逐層收縮,形成“穹然高起,如傘如蓋”的視覺效果(《營造法式》)。常見紋飾包括蓮花、雲紋、蟠龍等,象征祥瑞,色彩以青綠、朱砂為主,綴以金箔,凸顯富麗。

二、功能與文化象征

  1. 建築功能

    早期用于支撐屋頂負重,強化梁架結構;後演變為等級标識,多見于宮殿、寺廟主殿,彰顯建築尊貴性。《漢官典職》載:“德陽殿梁上绮井,畫以芙蓉”,印證其裝飾屬性。

  2. 文化寓意

    古人以井形結構象征“聚水”,結合藻紋(水草)裝飾,寓意“克火避災”。如故宮太和殿蟠龍藻井,中央懸軒轅鏡,象征皇權天授,體現天人合一思想。

三、文獻溯源與别稱

  1. 典籍記載

    • 《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披紅葩之狎獵。” 薛綜注:“藻井,當棟中交木方為之,如井幹也。”
    • 《魯靈光殿賦》:“圓淵方井,反植荷蕖。” 印證漢代已用荷花裝飾绮井。
  2. 别稱關聯

    “藻井”(因繪水藻紋)、“方井”(形制)、“圜泉”(象征水源)等均為同義異名。《營造法式》将“鬥八藻井”“小鬥八藻井”列為官方标準制式。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中國古建築術語辭典》(文物出版社)
  3. 《營造法式譯解》(宋·李誡著,同濟大學出版社譯注)
  4. 《文選·漢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绮井”是一個具有多重解釋的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1. 建築學含義(主要解釋) 指古代建築中的藻井,即裝飾彩紋圖案的天花闆。其特點為:

2. 成語引申義(較少見) 少數文獻将其解釋為成語,表意“紛繁複雜但有序”:

詞源考據 該詞最早見于魏晉文獻,如《文選》收錄的曹植、左思作品,宋代沈括《夢溪筆談》進一步說明其建築形态别稱(藻井、鬭八等)。

建議在具體使用時,優先參考建築學定義,因其有明确古籍出處和實物印證。如需了解更詳細文獻例證,可查閱《文選》相關注釋或宋代營造類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木苞藏禍心飽經世故濱綏鐵路不倈采政慘不忍睹澄神離形醋坊粹毛刀子嘴點藥掉瀁定向方竹廢國凫旌公房官閣管中窺天箍筋豪赫後婚侯鲭環比黃虀淡飯護調回猋簡去狡狯角猯舊仇宿怨駿穩控阋括號離宮扭虧增盈匿影藏形旁若無人潑物鋪殿花颀長青秋窮悟七志熱手茹古涵今三桠山虧一篑沈昏沈至失留疎剌書社松爐湯豬騰空剃面萬世晩饷弦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