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帳幕作居屋。《後漢書·西域傳·蒲類國》:“廬帳而居,逐水草,頗知田作。”
(2).帳篷。《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元年》:“王将立 慕容妃 之子,欲先殺汝,故頃來諸子每夜戎服,以兵遶廬帳,伺便将發耳。” 胡三省 注:“ 北狄 之長,居大氈帳,環設兵衞。氈帳, 漢 人謂之穹廬,因曰廬帳。”
“廬帳”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ú zhàng,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字面解釋
具體用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文學作品 或特定語境 中,用以描繪古代場景或強調簡樸的生活狀态。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曆史文獻。
廬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帳篷或帳幕。它通常用來形容野外或軍營中搭建的臨時住所。
廬帳由床部和巠部組成,其中床部為床字旁,巠部為左邊的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18畫。
廬帳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莊子·天下篇》。在繁體字中,廬帳的寫法為“廬帳”,字形更加繁複。
在古時候,廬帳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相似。古人的字體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差異,但意義基本相同。
1. 在野外探險時,我們搭起了一個簡單的廬帳作為住所。
2. 軍營中,士兵們每天都在晨練後整理床鋪和廬帳。
3. 古代将軍出征時,常常帶上廬帳用于臨時歇息。
組詞:帳篷、帳幕、廬舍等。
近義詞:帳幕、帷幕、幕帳。
反義詞:屋檐、屋脊、建築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