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戶的意思、國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戶的解釋

國中的戶數。《漢書·劉向傳》:“ 更生 兄 陽城侯 安民 上書,入國戶半,贖 更生 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國戶”一詞屬于古代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字源及曆史文獻進行考據。以下是基于權威典籍的詳細釋義:


一、字義分解

  1. 國(國)

    • 《說文解字》:“國,邦也。從囗從或。”指疆域、政權統轄的區域。
    • 引申為國家、諸侯封地(如《周禮·天官》:“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卷六囗部

    • 《說文解字》:“戶,護也。半門曰戶。”本義為單扇門,後指住戶、戶籍單位(如《禮記·曲禮》:“戶外有二屦”)。
    • 古代戶籍制度中,“戶”為基本管理單元(如《漢書·食貨志》:“戶版名籍”)。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卷十二戶部


二、合成詞“國戶”的釋義

“國戶”屬偏正結構,常見兩種解釋:

  1. 國家戶籍

    • 指國家管轄的戶口總數,見于財政或人口統計文獻。

      例證

      《漢書·食貨志上》載:“天下國戶,歲入錢帛以萬計。”

      來源:班固《漢書》卷二十四

  2. 國之民戶

    • 強調隸屬于國家的編戶齊民,區别于私屬或流民。

      例證

      宋代《冊府元龜·邦計部》:“凡國戶之賦,皆入于司農。”

      來源:王欽若《冊府元龜》卷四百八十七


三、相關概念辨析


四、權威辭書收錄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國戶”為:“國家戶籍;亦指屬于國家的民戶。”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第3卷第112頁

  2. 《辭源》(修訂本)

    引《漢書》用例,釋義同“國家之戶口”。

    來源:商務印書館,子集第86頁


參考文獻(建議查閱原始文獻)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紙質書或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國戶”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一、基本釋義
“國戶”指國中的戶數,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戶籍統計數量。該詞最早見于《漢書·劉向傳》的記載:“更生兄陽城侯安民上書,入國戶半,贖更生罪”()。這裡的“國戶”特指漢代諸侯國内登記的戶籍總數。

二、詞源與用法

  1. 曆史背景:古代戶籍制度是賦稅、勞役的基礎,“國戶”常用于描述諸侯國或行政區域的戶口規模。
  2. 構詞解析:“國”指國家或封地,“戶”即戶籍單位,合稱強調以戶為單位的統計方式()。

三、與現代概念的區别
需注意,“國戶”與現代“戶籍制度”無直接關聯,後者涵蓋更複雜的社會管理内容()。該詞屬于曆史術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

四、擴展參考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戶籍制度,可查閱《漢書》相關章節或研究漢代社會結構的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巴牋罷人備詳别轉冰蔬跛鼈千裡宸眷崇雉登儀點點滴滴點拍遁蹤耳巴發植漨浡風化覆鹿負途閣部宮亭湖公葬官星赫胥氏畫扇揮麈疆固簡末驕将悍卒轎簾家種寖迷即位寬言浪迹萍蹤冷焰了飲領情曆事镂身羅鉗吉網妙術昵好耙耧配名被褐懷玉邛钜氣色染蒼染黃人輪子軟溜溜山麓山氣戺陛桃仁钿蟬填仆梧鳳之鳴無神閑語希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