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施行惠政的官署。 唐 張垍 《奉和嶽州山城》:“訟虛棠戶曙,觀靜竹簷曛。”參見“ 棠樹政 ”。
“棠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為詳細解釋:
“棠戶”由“棠”和“戶”組成,字面可理解為“甘棠樹下的門戶”。其核心含義為施行惠政的官署,常用于形容官員勤政愛民、治理有方的場所。
該詞源自《詩經·召南·甘棠》中“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的典故。西周時期,召伯(召公奭)在甘棠樹下處理政務、傾聽民聲,因其德政被百姓傳頌。後人以“棠戶”代指清廉仁德的官府,表達對良政的贊許。
部分資料(如)提到“棠戶”指“富有的家庭”,但此說法缺乏典故支持,且多數權威來源(如漢典、搜狗百科)均以“官署”為核心釋義。可能為個别文獻的引申或誤讀,建議以主流解釋為準。
與“棠戶”同源的典故還有“棠樹政”“召公棠”等,均借甘棠樹象征德政,體現傳統文化中對官員品行的期許。
《棠戶》指的是傳統房屋中的前門。它是房屋的正面出入口,有着重要的象征意義,也被賦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棠戶》由木字旁的“木”和戶字旁的“戶”組成。
部首拆分:
“木”:表示與木材、森林等相關的事物。
“戶”:表示與門、戶口、家庭等相關的事物。
筆畫:《棠》:9畫,《戶》:4畫。
《棠戶》源自《詩經·小雅·雞鳴》中的一句詩:“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其中,“如履薄冰”意為像踩在薄冰上一樣謹慎小心。而“履”即指腳步,涵義也包括了進入房屋。
《棠戶》在古代的解釋是關于門的意思,後來逐漸演變為指代房屋的前門。
繁體字“棠戶”與簡體字無異,仍然是“棠戶”。
古代有許多的書法家都曾寫過“棠戶”,所以會有許多不同的寫法。
例:
楷書:棠戶
行書:唐⺌
1. 敲開鄰居家的棠戶,互相借了些糖。
2. 經過漫長的旅行,終于看到故鄉的熟悉棠戶了。
1. 棠樹:指一種高大的喬木。
2. 戶籍:指記錄人口信息和家庭關系的公民管理系統。
3. 戶主:指家庭的主要負責人。
1. 房門:指進出房屋的門。
2. 大門:指宏偉的出入口。
1. 後門:指房屋的後面出入口。
2. 旁門:指房屋的側面出入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