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襃豔的意思、襃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襃豔的解釋

指 周 褒姒 。《後漢書·左雄傳》:“及 幽 厲 昏亂,不自為政, 襃豔 用權,七子黨進,賢愚錯緒,深谷為陵。” 李賢 注:“ 襃豔 ,謂 襃姒 也。豔,色美也。”一說 襃豔 非一人。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後漢書三·左雄傳》:“案 章懷 注用 毛氏 説, 鄭康成 則以 豔妻 為 厲王 後。謂《正月》惡‘ 襃姒 滅 周 ’,《十月之交》疾‘ 豔妻 煽方處’。則 褒 豔 非一人。”參閱 清 王先謙 《詩三家義集疏·小雅·十月之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襃豔”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存在不同學術觀點,主要涉及曆史人物和文獻注解的争議:

  1. 基本釋義
    指周幽王的寵妃褒姒。據《後漢書·左雄傳》記載:“襃豔用權,七子黨進”,李賢注:“襃豔,謂襃姒也。豔,色美也。” 這裡的“襃”通“褒”,“豔”形容美貌,合稱指褒姒以色惑主、幹預朝政。

  2. 學術争議
    清代學者錢大昕、王先謙提出不同看法,認為“襃豔”可能分指兩人:

    • 襃(褒姒):周幽王寵妃,以“烽火戲諸侯”聞名;
    • 豔(豔妻):可能指周厲王皇後,《詩經·十月之交》中“豔妻煽方處”描述其擅權。
  3. 文獻依據

    • 《後漢書》原句将“襃豔”與“幽厲昏亂”并提,暗含對兩位昏君(周幽王、周厲王)及其後妃的批判。
    • 《詩經》中分述“褒姒滅周”(《正月》)和“豔妻煽方處”(《十月之交》),成為分指二人的依據。

該詞既可理解為對褒姒的專稱(強調美色誤國),也可能指代周幽王與厲王時期兩位幹預朝政的後妃,具體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襃豔的意思

《襃豔》是一個漢字詞,它表示美麗動人、妩媚而引人注目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襃豔》這個詞由“衤”和“艮”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衤”部表示衣服、紡織品,“艮”部表示阻止或咬合。

《襃豔》總共有1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襃豔》是古代漢字的一個變體,沒有正式的出處或來源。

在繁體字中,襃用繁體的「襃」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襃豔是以多種變體形式出現的。一種少見的寫法是「萩嫣」,這個寫法表示相同的意思。

例句

1. 她穿着一襲襃豔的紅裙子,在晚會上成為衆人矚目的焦點。

2. 這幅畫用明亮的色彩展現了大自然的襃豔之美。

組詞

- 嫣紅 (yān hóng):指鮮明而豔麗的紅色。

- 秀媚 (xiù mèi):表示美麗動人、姿态優雅。

- 絢麗 (xuàn lì):指極度美麗的、華麗的。

近義詞

- 豔麗 (yàn lì):指美麗豔麗、色彩豔麗的。

- 絢麗 (xuàn lì):形容色彩繁多、美麗華麗。

反義詞

- 平凡 (píng fán):與襃豔相反,表示普通、不起眼。

- 黯淡 (àn dàn):與襃豔相反,表示顔色暗淡、無光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