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語。謂實現了發願要做的事。 唐 皮日休 《病後春思》詩:“應笑病來慚滿願,花牋好作斷腸文。” 清 孫道乾 《小螺庵病榻憶語》卷四:“禱天願持齋,冀速愈……既滿願,或謂白鴿性禀金水,善治虛,将覓以入菜,兒堅卻之。”
“滿願”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多個角度綜合解析:
指願望得到充分滿足,實現了預期目标,強調心願的圓滿達成。例如:“終于考上心儀的大學,真是滿願啊!”(日常生活中的成功實現願望)。
在佛教語境中,特指實現了發願要做的事,帶有宗教實踐的色彩。例如唐代皮日休的詩句“應笑病來慚滿願”,以及清代文獻中“既滿願”的表述,均體現這一含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中的“發願”儀式或具體文學用例,可參考古籍《小螺庵病榻憶語》等文獻。
滿願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它代表着達到願望、心願得到滿足的意思。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滿和願。
滿字的部首是水,它由三個筆畫構成。願字的部首是心,它由四個筆畫構成。
滿願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起源于古時候的人們對實現心願的期盼和追求。在古漢字中,滿的寫法是「滿」,願的寫法是「願」。
如果以繁體來寫滿願,滿的寫法是「滿」,願的寫法是「願」。
在古代漢字中,滿的古寫法是「満」,願的古寫法是「懸」。
以下是一些關于滿願的例句:
組詞:滿意、滿足、願望成真、心願達成。
近義詞:圓滿、如願。
反義詞:落空、失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