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俗的意思、常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俗的解釋

(1).猶習俗。 漢 蔡邕 《述行賦》:“ 唐 虞 眇其既遠兮,常俗生於積習。”

(2).尋常,平凡。 元 王氏 《粉蝶兒·寄情人》套曲:“見一座古寺宇,蓋造得非常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現代漢語詞典》将“常俗”定義為“通常的習俗;社會普遍遵循的風氣”,強調其作為群體行為規範的穩定性。該詞由“常”(恒久、普遍)與“俗”(風俗、慣例)複合構成,體現約定俗成的社會共識屬性。

從語義演變看,《漢語大詞典》指出“常俗”在古籍中既可指代地方性禮俗(如《禮記·曲禮》注疏),後延伸至社會主流價值标準。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兩類場景:一是描述傳統節慶習俗(如春節貼春聯),二是批判陳舊觀念(如“突破常俗偏見”)。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标注該詞常與“變通”形成對比詞組,反映中國傳統文化中守常與創新的辯證關系。例如《周易·系辭》所言“通其變,使民不倦”,即主張在遵循常俗基礎上進行適度改良。

網絡擴展解釋

“常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指社會長期形成的習俗與風氣
    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傳統、行為準則和社會規範,體現特定文化的道德觀念。例如漢代蔡邕在《述行賦》中提到的“常俗生于積習”,強調習俗源于長期積累。

  2. 表示尋常、平凡
    用于形容普通或缺乏獨特性的狀态。如元代王氏《粉蝶兒·寄情人》中“蓋造得非常俗”,即指建築風格普通。

二、字義分解

三、使用場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文學引用或曆史用法,可參考古典文獻例證。

别人正在浏覽...

安谷珤器寶塔菜别扭燦豔長慶抄查重身點勘坻穨地震計地質羅盤動蕩不定杜甫草堂非橫拊扪輔助療法過亢谷戰橫頭化手交宮戒晨鼓計挂決遂拘檢沮洳場科場可畏榔槌潋滟離島零工靈威丈人吏士流精龍蟠虬結鸾鳳紙蘆笛幎曆泥佛破琴絶弦千夫所指丘城趨讓三吐三握盛衰榮辱收殘綴轶守道安貧熟套私瘗太室阙貪官污吏騰縱天麻屯租吳牛喘峽門罅穴脅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