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獻。饗,通“ 享 ”。《梁書·文學傳下·劉勰》:“時七廟饗薦已用蔬果。”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瞿塘灘 上有神廟,尤至靈驗……商旅上水,恐觸石有聲,乃以布裹篙足,今則不能爾,猶饗薦不輟。”
“飨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祭祀語境中,具體解釋如下: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見于古籍或研究文獻,屬于典型的文言詞彙。其近義詞包括“祭祀”“薦享”等,反義詞則無明确對應。
“飨薦”反映了古代中國“敬天法祖”的禮制傳統,強調通過物質供奉與神靈溝通,具有宗教與社會雙重功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梁書》《水經注》等原始出處。
《飨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欣賞鑒賞和推薦。它指的是通過品嘗、品鑒或推舉某種事物,傳達出一種欣賞之情。
《飨薦》的部首是食字旁,由“食”字和“㐌”字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6,其中“食”字部分有4畫,而“㐌”字部分有12畫。
《飨薦》一詞的源自于古代的典籍和文學著作中,特别是在古代宴會和飲食文化中的應用較為廣泛。而對于繁體字,它的寫法為「饗薦」。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對于《飨薦》的寫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古文獻中,有時會将其寫作「飨奠」或「享食」等變體。
1. 我向你飨薦這本書,因為它是一部改變我的人生的傑作。
2. 邀請你來這個展覽是為了與你飨薦這位年輕畫家的作品,你一定會喜歡的。
1. 景觀飨薦
2. 美食飨薦
3. 文化飨薦
1. 推薦
2. 贊美
3. 鑒賞
1. 貶低
2. 鄙視
3. 厭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