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隆的意思、崇隆的詳細解釋
崇隆的解釋
亦作“ 崇嶐 ”。1.高,高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二》:“西山崇隆,小瀑屢屢從山嶺懸注。” 清 黃景仁 《池陽寫望》詩:“池陽山水窟,石城鬱崇嶐。” 佘疚侬 《三年五月一日與同學登慧山》詩:“地勢隔江遠,西去逾崇隆。”
(2).嚴正。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明武宗遺事》:“惟時風憲崇隆,官吏嚴肅,刺不易投,三日猶未得見方伯。”
(3).高尚偉大。《太平天囯文選·常熟報恩牌碑序》:“ 虞山 高聳,并文德之崇嶐; 琴水 沖融,通武功之振奕。” 郭沫若 《祭李聞》:“莽彼河山,因突兀而增色;嗟我民猷,感無上之崇隆。”
詞語分解
- 崇的解釋 崇 ó 高:崇山峻嶺。崇高。崇論闳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論。亦作“崇論宏議”)。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終”,終了。 充,充滿:崇酒于觞。 增長:“今将崇諸侯之奸”。 姓。
- 隆的解釋 隆 ó 盛大,厚,程度深:隆冬。隆重(恘 )。 興(塶 )盛:興隆。隆盛(坣 )。 高,高起:隆起。隆穹。隆準(高鼻梁)。 尊崇:隆師。 姓。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崇隆”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óng lóng,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一、基本釋義
-
高聳、高起
指物體或地勢的高大、隆起。例如《徐霞客遊記》中描述“西山崇隆,小瀑屢屢從山嶺懸注”,強調山勢的高峻。
-
嚴正莊重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或處事态度,如清代文獻提到“風憲崇隆”,指官員的威嚴與正直。
-
高尚偉大
用于贊美品德或功績的崇高,如“宗族功烈崇隆”。
二、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高聳、巍峨、崇高、莊嚴
- 反義詞:低矮、卑微、平庸
三、用法與例句
- 自然景觀
“池陽山水窟,石城鬱崇嶐”(清·黃景仁詩),描繪山城的雄偉地勢。
- 人物地位
“馬哈蒂爾在黨内地位仍然崇隆”,形容政治人物的威望。
四、古籍引用
- 明代《徐霞客遊記》以“崇隆”形容山勢。
- 清代文獻用其表達“嚴正”之意,如官員的威嚴。
五、使用場景
適用于文學描寫(如山水、建築)、人物評價(品德、地位)及曆史叙述中。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于日常口語。
如需更完整釋義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高權威性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崇隆》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崇高和興盛。它的拆分部首為山和龍,共有13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明确的說法,但可以推測它與山的高大和龍的神秘力量有關。在古代,山被視為崇高和神聖的象征,而龍則被認為是帝王的象征,因此結合起來形成了《崇隆》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崇隆》的寫法并沒有顯著的差異。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沒有确切的古代文字記錄,我們無法得知《崇隆》在古代的确切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崇隆》的例句:
1. 他對學術的追求非常崇隆。
2. 這座城市因為盛世而變得崇隆起來。
3. 他努力工作,希望能夠達到人生的崇隆階段。
一些由《崇隆》組成的詞有:崇高、崇拜、崇敬等。
與《崇隆》近義的詞語有:尊貴、崇高、崇拜等。
與《崇隆》相反義的詞語有:卑微、謙遜、落寞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