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禮記·中庸》:“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鄭玄 注:“峻,高也。” 孔穎達 疏:“言聖人之道高大,與山相似,上極于天。”後以“峻極”謂極高。 晉 葛洪 《抱樸子·知止》:“嵩 岱 不託地,則不能竦峻極,概雲霄。” 唐 劉知幾 《史通·叙事》:“譬夫遊滄海者徒驚其浩曠;登 太山 者但嗟其峻極。”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西望雙峯峻極,氤氲雲表者, 大明山 也。”
(2).謂極為陡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六》:“久之别,已下午,遂從右上,小徑峻極,令其徒偕。”
(3).形容書法的勁挺峭拔。《宣和書譜·張顗》:“ 公權 之學出於 顔真卿 ,加以盤結遒勁,為時所重,議者以謂如驚鴻避弋,饑鷹下鞲,蓋以言其風骨峻極,而少和淑之氣焉!”
(4).古寺院名。在 嵩山 。 宋 梅堯臣 《永叔内翰見索謝公遊嵩書》詩:“卻望 峻極 居,已與天外隔。薄暮投 少林 ,漱濯整冠幘。”
“峻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峻極”由“峻”和“極”組成:
形容自然景觀
比喻抽象形勢
書法藝術中的引申
古寺院名
綜合多個來源,(高權威)和(低權威但引用古籍)對基本釋義和出處解釋一緻;書法與寺院名需結合其他網頁補充。
《峻極》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極其峻峭高大。它常用來形容山峰陡峭,高聳入雲。
《峻極》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山(山字旁)和木(木字旁)。
它總共有13個筆畫,其中山部有3畫,木部有4畫。
《峻極》的來源比較晚,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的《元亨利貞真诠》一書中。
《峻極》的繁體字為「峻極」。
在古時候,漢字「峻極」可以寫作「峻極」,它們的字形略有不同。例如,「極」字中的「木」部分寫得更像樹木的形态。
1. 這座山峰真是峻極了,直插雲霄。
2. 他的表演水平已經到達了峻極,無人可比。
3. 飛瀑從峻極的山峰上奔瀉而下,壯觀非凡。
嚴峻、雄峻、險峻、峻嶺、峻拒、峻峭
陡峭、高峻、峥嵘、險峻
平緩、平坦、柔和、平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