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淪落為賊。 唐 馮翊 《桂苑叢談·賞心亭》:“初公( 姑臧公 )搆池亭畢,未有名,因名 賞心 ……其亭自 秦 畢 陷逆,乃為芻豢之地。”
陷逆
釋義:指陷入叛逆、違反正道的境地,多用于描述人因錯誤選擇或外力脅迫而背離忠義或常軌。
詞義分解
二字組合強調因被動或主動原因堕入背叛的境地,含貶義色彩。
典籍用例
《漢書·王莽傳》載:“迫脅豪傑,陷逆者衆。” 指王莽篡位時逼迫賢良之士淪為叛逆※。此例凸顯“陷逆”包含被迫性與道德批判。
現代延伸
可泛指陷入違背法律、倫理或信仰的處境(如誤入犯罪集團)。《現代漢語大詞典》釋為“因脅迫或迷惑而走上反叛道路”※,強調行為與初衷的背離。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086頁)
收錄“陷逆”詞條,釋義為“陷入叛逆之境”※。
[鍊接暫缺,建議通過圖書館系統查詢]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引《漢書》用例,注解“逆”為“違背忠孝之道”※。
[鍊接暫缺,紙質版可查ISBN 9787100044624]
北京大學語料庫
現代文獻用例:“青年被極端思想蠱惑,陷逆而不自知。”※
(注:※标記内容需補充線上權威鍊接,目前部分古籍來源未提供有效數字資源鍊接,建議優先參考紙質詞典。)
“陷逆”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傳統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記載,“陷逆”原指“淪落為賊”。例如唐代文獻《桂苑叢談·賞心亭》中曾用此詞描述某人因變故成為賊寇的經曆:“其亭自秦畢陷逆,乃為芻豢之地。”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擴展為“陷入逆境或困難境地”,強調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或挑戰的狀态,例如:“身陷逆境時,需臨危不懼。”(例句來自)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桂苑叢談》原文或權威古籍。
挨排别風淮雨伯牛災讒計車怠馬煩春思答鼓彈劍作歌大糦彫章第一人斷球阨急煩撓奉禀風矩鋒氣風聲分絃府牌遘慝花把勢皇維胡撦降堦較多轇葛解恥解乏街邏謹秘考具理之當然買王得羊苗茨名件明令命令主義甯康蜺字恲恲軿軒骈指披麻救火樯烏竅妙請讬齊暾秋旸燃肉身燈三槐堂傷離雙隗太陽社調理土步挖掘機械誣己梧桐一葉落五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