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為君王講讀授課。《三國志·吳志·張昭傳》“以《漢書》授 登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休 進授,指摘文義,分别事物,并有章條。”
(2).進升而授職。《梁書·武帝紀上》:“今進授相國……封公為 梁公 。”《北史·高麗傳》:“ 隋文帝 受禪, 湯 遣使詣闕,進授大将軍,改封 高麗王 。”《隋書·李渾傳》:“ 開皇 初,進授 象城府 驃騎将軍。”
根據多個文獻來源的綜合分析,“進授”一詞在古代漢語中有以下兩個主要含義:
指為君主或皇室成員講授經典、史書等内容,屬于古代教育制度的一部分。例如:
指官員因功績或資曆晉升至更高職位。例如: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進一步授予或傳授”,強調學術或技能的遞進式提升。但這一用法缺乏古代文獻直接支持,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引申解讀。
該詞在古代語境中主要指“為君主授課”和“晉升授職”,現代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典籍獲取更詳盡的古文用例。
進授(jìn shòu)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進一步傳授知識或技能”的意思。
進授的部首是辶(走之辶),總共有12畫。
進授一詞的來源于漢語,由“進”和“授”兩個字組成。進表示向前發展或傳遞,授表示傳授或教授。
進授的繁體字是「進授」。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進授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進字的古代寫法是「進」,授字的古代寫法是「授」。
1. 老師在課堂上進授了許多有關曆史的知識。
2. 高校招生辦公室将進授入學通知書給考生。
進修、進階、進展、授予、授課、授職
傳授、教授、講授
領悟、自學、自主學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