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陵樹的意思、陵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陵樹的解釋

(1).植于陵園的樹木。《後漢書·虞延傳》:“ 延 進止從容,占拜可觀,其陵樹株蘖,皆諳其數,俎豆犧牲,頗曉其禮。”《宋史·符瑞志中》:“太常丞上言,其日陵樹葉有甘露,帝令百官采甘露。”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六和林卿韻》詞:“投老淚,瞻 越山 紫翠,陵樹青蒼。”

(2). 漢 地名。在今 河南省 尉氏縣 東北。《三國志·魏志·荀攸傳》:“ 冀州 平, 太祖 表封 攸 曰:‘軍師 荀攸 ,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 攸 之謀也。’於是封 陵樹亭侯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渠》:“ 建武 元年以戶不滿三千,罷為 尉氏縣 之 陵樹鄉 ,又有 陵樹亭 。 漢 建安 中,封尚書 荀攸 為 陵樹鄉侯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陵樹"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詞典釋義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構成 "陵"字本義為大土山(《說文解字》釋為"大阜也"),後引申指帝王墓葬,如《水經注》載"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樹"指人工種植的喬木,《禮記》鄭玄注"樹,謂殖草木"。

二、詞典義項

  1. 陵墓樹木(《漢語大詞典》第11卷) 指古代帝王或貴族墓葬區種植的喬木。古代禮制規定,帝陵須"樹以松柏"(《漢書·韋玄成傳》),如漢文帝霸陵"稠種柏樹"(《三輔黃圖》)。該用法最早見于《後漢書·祭祀志》:"園陵皆有常陵樹"。

  2. 植樹護陵(《辭源》修訂本) 作動詞時指在陵墓區域種植維護樹木的行為。如《宋史·禮志》記載真宗诏令:"諸陵側近禁樵采,仍令置陵樹戶守衛"。

該詞承載着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喪葬文化,陵樹制度自周代形成體系,至秦漢确立為典章制度。考古發現證實,殷墟婦好墓已出現人工種植銀杏的遺迹,印證了陵樹文化的源遠流長。

網絡擴展解釋

“陵樹”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1. 陵園中的樹木
    指古代帝王或貴族陵墓周圍種植的樹木,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後漢書·虞延傳》提到虞延熟悉陵樹的數量和祭祀禮儀,宋代劉克莊的詞作中也用“陵樹青蒼”描繪陵園景象。

  2. 漢代地名
    位于今河南省尉氏縣東北,三國時期曹操曾封荀攸為“陵樹亭侯”(《三國志·魏志·荀攸傳》),北魏《水經注》進一步記載了該地行政變遷。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詩句進一步分析其語境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捭棁班虎包辦婚姻本利搽旦查號台撐達出陣村信刀鐮梵帝封河風駝歌吹功缌刮辣辣圭玷詭動鬼功神力歸榮滾繡球悍橫和敏河蝦圖護蜜疆土踐土介倅激飏軍階良器靈覺零嘴鹿超落筆噜囌眇忽缗綿默佑拿一手内蒙古自治區排滿漂激乾冬戚恨請假戚姻塞思黑深入實底詩輯石脂受暑霜蟹水流濕,火就燥俗歌貪生同學究出身文選挾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