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忼慷的意思、忼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忼慷的解釋

意氣激昂,胸襟開闊。《新唐書·列女傳·楊烈婦》:“雖敢決不忘於國,然不如 楊烈婦 忼慷知君臣大義雲。” 明 陳子龍 《仲夏直左掖門送夏彜仲南歸》詩:“生平志忼慷,何事獨難忘。” 王闿運 《愁霖賦》:“昧 羊舌 之優遊,蹈 龔生 之忼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忼慷”是“慷慨”的異體字形式,現代漢語中多寫作“慷慨”,屬于雙聲聯綿詞,讀音為kāng kǎi。根據《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該詞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情緒激昂

    形容充滿正氣、情緒激動的狀态。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于是項王乃悲歌忼慨”,這裡的“忼慨”即指項羽戰敗前激憤悲壯的情态。

  2. 大方不吝啬

    指財物或情感上的無私給予,如“慷慨解囊”“慷慨相助”。此用法最早見于《後漢書·齊武王縯傳》中“性剛毅,慷慨有大節”的記載。

二、引證解析

漢代《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用“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展現音樂中的激越情懷。唐代李善注《文選》時特别強調該詞“壯士不得志于心,皆感慨而慷慨”(見《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注)。

三、近義辨析

需注意的是,“忼”作為“慷”的異體字,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已被規範為“慷”,因此現代書面表達建議使用“慷慨”這一标準寫法。

網絡擴展解釋

“忼慷”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拼音與結構

2.基本含義

形容情緒激昂、胸襟開闊的狀态,既可表達人的豪情壯志,也可用于描述對正義事業的熱忱或愛國情懷。例如:

《新唐書》提及:“楊烈婦忼慷知君臣大義”,體現其激昂忠義;
曹操《短歌行》中“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亦為經典用例。

3.用法與擴展

4.權威來源補充

根據漢典(極高權威性)和查字典(中等權威性),“忼慷”的核心含義一緻,均強調激昂開闊的特質。

别人正在浏覽...

百葉圖背德參列漕船柴扒拆字乘人吃勞金怵然促衿達噜噶齊登配厎甯翻本賦裡撫摸感變宮儲搆締冠石海象橫突黃枝環節将作少府燋爍噭咷借一步哜哜叽哩嘎啦酒椀巨編決雲兒狂逞簾額煉意淩爍陵司迷天大謊甯為鷄口,無為牛後帡蒙青翠青镫清聖濁賢日誦五車三李山第贍舉煽煉唼喋石阜施屠送潮頌祝停息銅駝投讬嘯吟細婢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