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鲸魚舉頭那樣聳起。形容形勢奇偉。 明 文徵明 《玉女潭山居記》:“亭下怪石林立,鲸騫獸伏,競為奇狀。”
“鲸骞”(鯨騫)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籍用例,可參考《玉女潭山居記》等文獻。
《鯨騫》這個詞出自古代漢語,在《詩經·大雅·文王之什》中有所記載。它指的是一種傳說中的神奇動物,形狀像鲸魚,但又有犬牙和鷹爪。它象征着巨大的力量和威嚴。
《鯨騫》的拆分部首是魚部和鳥部。其中,“魚”是魚的簡化字形,“鳥”則是鳥的簡化字形。它的總筆畫數為21畫。
《鯨騫》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鯨騫」,來源于古代文獻中對這個神奇動物的描述。
在古代漢字中,《鯨騫》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的形狀和意義基本保持一緻。
1. 他的力量就像一隻鯨騫般巨大而威嚴。
2. 大海中有許多神奇的生物,其中包括鯨騫。
1. 鯨騫戲水:形容鯨騫在水中嬉戲玩耍。
2. 鯨騫之力:指巨大的力量。
3. 鯨騫之誠:形容人誠實正直。
1. 鳐:指海洋中的大型魚類,也象征着力量。
2. 鷹:指一種能夠飛翔的猛禽,也象征着威嚴。
3. 龍:古代神話中的一種動物,象征着神秘和巨大的力量。
1. 蟲子:指小型無力的昆蟲。
2. 鳥蛋:指小型無力的鳥類胚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