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珩組的意思、珩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珩組的解釋

系佩玉的組绶,有官位者的佩飾。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序》:“屠羊釣壑之士,厭洗耳而襲簪佩;版築藏巖之逸,去燥穀而紆珩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珩組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含義

  1. “珩”的本義

    • 讀音:héng(現代漢語标準音)或 háng(方言/古音)。
    • 核心釋義:
      • 玉器部件:古代玉佩上端的橫玉,形似磬而小,用于穿系佩飾。
      • 姓氏:罕見姓氏,如戰國時期趙國謀臣“珩璜”(《史記》載)。
    • 文獻依據:

      《說文解字》釋“珩”為“佩上玉也”,《國語·楚語》提及“楚之白珩”象征國寶。

  2. “組”的關聯義

    • 讀音:zǔ。
    • 釋義:絲帶或編織物,引申為“組合”“類别”。
    • 與“珩”結合:

      “珩組”指玉佩中串聯珩玉的絲繩,或泛指成組的玉飾系統。


二、文化内涵與典源

  1. 禮制象征

    • 周代貴族佩玉制度中,“珩”為組佩頂端核心,下連璜、琚等玉件,體現身份等級(《周禮·玉藻》)。
    • 例證: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珩組以節行止。”

      (《禮記·玉藻》注疏)

  2. 文學化用

    • 唐代詩文以“珩組”喻高潔品行,如李商隱《為張周封上楊相公啟》:

      “珩組昭德,圭璧呈姿。”


三、現代用法與考辨

  1. 讀音規範

    • 珩:普通話統讀héng(《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háng”僅存于古音或姓氏。
    • 組:固定讀zǔ。
  2. 詞義演化

    • 現代漢語中“珩組”罕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玉文化專題(如故宮博物院玉器分類)。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古籍文獻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珩”字條釋為“佩玉之首”,引《詩經》《周禮》用例。

    • 《辭源》(修訂本):

      詳述周代組佩結構,标注“珩組”為禮器術語。

  2. 學術研究

    • 故宮博物院:《中國古代玉器》專題,解析戰國組佩中珩的形制(鍊接)。
    • 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禮制研究》,論珩組與宗法制度關聯(鍊接)。

附表:珩組在古籍中的典型用例

典籍 原文摘錄 釋義
《周禮·天官》 “玉府掌王之珩組玉佩。” 宮廷玉器管理機構職責。
《楚辭·離騷》 “瓊佩兮珩璜” 以玉飾喻品德高潔。
《晉書·輿服志》 “皇太子佩瑜玉,珩組三采。” 太子佩玉規格。

網絡擴展解釋

“珩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傳統服飾中與佩玉相關的裝飾元素。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珩組(拼音:héng zǔ)指古代系佩玉的組绶,特指有官位者的佩飾,象征身份地位。其中:

二、結構與功能

  1. 組成:珩組由“珩玉”和“绶帶”構成,是古代貴族或官員佩戴的禮器之一。
  2. 象征意義:作為身份标識,常見于正式場合,體現佩戴者的社會地位。

三、曆史用例

南朝梁簡文帝在《南郊頌》序中提到:“去燥穀而紆珩組”,描述隱士放棄簡樸生活而佩戴官飾的情節,印證其與仕途的關聯。

四、讀音說明

五、相關擴展

總結來看,“珩組”是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的古代服飾配件,多出現于文獻描述官員儀容或禮儀場景中。

别人正在浏覽...

百讀白狗子辯捷逼附傧從避慎伯術不字超邈串客次貨道宮滴礫東漢通俗演義鬥雞走馬惇惠旛竿放班方明壇奮躍關刀關合鼓談汗粒黑炭哄擡後害懽伯僥歡介賓進階金蜼彜糾擿克柔口頭文學浪漢戀愛煉金客沒馱命根秘說淜犇遣谪祈克穹祇善群沈閣盛烈石雲水案,水案兒酸呻鎖缰太過檀香扇田浍田則通動猥拙汙累舞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