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個世界的意思、三個世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個世界的解釋

指超級大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鄧6*6*平 《************共和國代表團團長在聯大特别會議上的發言》:“從國際關系的變化看,現在的世界實際上存在着互相聯繫又互相矛盾着的三個方面、三個世界。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其他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是第三世界。處于這兩者之間的發達國家是第二世界。”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個世界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三個世界”這一概念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但最廣為人知的是毛澤東提出的國際政治格局劃分理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政治理論中的“三個世界”劃分()

  1. 提出背景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毛澤東基于國際形勢變化,将世界劃分為三大陣營,1974年2月正式提出該理論。

  2. 具體内容

    • 第一世界:指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擁有最強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推行霸權主義。
    • 第二世界:指介于第一和第三世界之間的發達國家,如日本、歐洲國家等。
    • 第三世界:指亞非拉等經濟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是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軍。
    • 中國立場:明确中國屬于第三世界,并将此作為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點。
  3. 意義與發展
    鄧小平在1974年聯合國大會上進一步闡釋了這一理論,強調“中國不做超級大國”,推動第三世界國家團結合作。該理論為當時中國的外交戰略提供了理論依據,促進了發展中國家國際話語權的提升。


二、其他語境中的“三個世界”概念

  1. 哲學與文化領域()
    有學者将世界分為自然世界(客觀存在)、文化世界(人類對自然的解釋與改造)和心靈世界(個體精神體驗),但這一劃分與政治理論無直接關聯。

  2. 曆史起源
    法國學者阿爾弗雷德·索維(Alfred Sauvy)于1952年首次提出“第三世界”一詞,原指冷戰時期未加入北約或華約的國家,後被毛澤東賦予新的政治内涵。


用戶所指的“三個世界”通常為毛澤東的政治劃分理論,需結合冷戰背景理解其戰略意義。其他解釋因領域不同而存在差異,建議優先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官方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個世界》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和“世界”三個部分。

“三”是一個漢字,它的部首是“一”和“二”,總共有三劃。

“個”是一個漢字,它的部首是“人”,總共有丁劃。

“世界”是一個詞組,其中“世”是一個漢字,它的部首是“一”,總共有五劃;“界”是一個漢字,它的部首是“田”,總共有六劃。

意思和來源

《三個世界》通常是指馬克思列甯主義關于世界劃分的理論。這個理論将世界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第一世界,指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第二世界,指的是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三世界,指的是發展中國家和第二世界國家中的非社會主義國家。

《三個世界》這個概念最早由***************領導人鄧小平提出,他在1974年的一個講座中首次使用了這個詞。

繁體字

《三個世界》的繁體字寫法為「三個世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對于《三個世界》這個詞,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字體和書寫方式。然而,基本的意思和分析仍然保持一緻。

例句

1. 三個世界理論提出了一種對國際關系和國際政治發展的劃分方式。

2. 在展覽上,我們可以看到三個世界的不同文化和藝術。

3. *********關于三個世界的觀點對國際政治産生了重要影響。

組詞

1. 三個國家

2. 三個州

3. 三個學科

4. 世界發展

5. 世界曆史

近義詞

1. 世界體系

2. 國際秩序

3. 地緣政治

4. 全球格局

5. 國際關系

反義詞

1. 二個世界

2. 單一世界

3. 一世界

4. 分裂世界

5. 平等世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