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兵器名。形似劍而曲。 漢 趙晔 《吳越春秋·阖闾内傳》:“ 闔閭 既寶莫耶,復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能為善鉤者賞之百金。’”《南史·吉士瞻傳》:“得一金革鉤,隱起鏤甚精巧,篆文曰:‘錫爾金鉤,且公且侯。’”
(2).金項圈。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九:“京兆 長安 ,有 張氏 ,獨處一室。有鳩自外入,止於牀。 張氏 祝曰:‘鳩來,為我禍也,飛上承塵;為我福也,即入我懷。’鳩飛入懷,以手探之,則不知鳩之所在,而得一金鈎。遂寳之。”《詩·大雅·崧高》“鉤膺濯濯” 唐 孔穎達 疏:“又賜以在首之金鉤,在膺之樊纓,濯濯然而光明。”
(3).金屬釣鈎。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金鉤桂餌雖珍,不能制九淵之沉鱗。” 明 楊柔勝 《玉環記·考試諸儒》:“但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4).海産的蝦米。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二月·時品》:“﹝菠薐﹞同金鉤蝦米以麪包合,烙而食之,乃仲春之時品也。”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十章:“﹝伯母﹞親手給 劍平 做吃的,煮了一碗金鈎面線。”
金屬制作的鈎狀物
指用金屬(多為銅、鐵)制成的彎曲工具,用于懸挂、牽引或固定物體。
例:秤杆上的金鈎用于懸挂秤砣。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特指兵器或武術器械
古代兵器的一種,形如彎鈎,可用于格鬥或攀爬。
例:武俠小說中“金鈎鐵劃”形容招式淩厲。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比喻新月或殘月
因彎月形似鈎狀,文人常以“金鈎”代指月亮。
例:李賀《七夕》詩:“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鈎。”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
書法術語
指漢字筆畫中的“趯”(鈎畫),因筆鋒如鈎得名。
例:顔體楷書的豎鈎剛勁如金鈎。
來源:《書法大辭典》,李志賢編著。
傳統裝飾元素
建築、服飾上的鈎形紋飾,象征吉祥或權威。
例:古代帝王冕服綴有金鈎玉環。
來源:《中國紋樣辭典》,黃能馥著。
方言與俗稱
部分地區稱魚鈎為“金鈎”,亦指蝦米幹(因形色得名)。
例:潮汕菜系中的“金鈎白菜”以蝦米提鮮。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權威參考來源鍊接:
(注:部分古籍文獻無直接線上鍊接,可通過出版社官網查詢書目信息。)
“金鈎”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文獻、兵器考據及民俗用法。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可參考《吳越春秋》《搜神記》等古籍。
抱蜀報主被除數被搭子純淑寸兵戴盆得地讀書三到阸薜法幢風鎬鳳栖梧縛束概況谷類作物果躁函翰姮娥河役黃菌黃庭客嘉采接墒脊梁骨久延稽質巨賈巨屦儁髦口疢兩來子連延理命馬楝子馬矢眉斧迷溜沒亂凝目女及第譴問杞柟親熱齊衰鹙氅屈伸禳解柔荏盛人試攝使用權熟狀胎鰕天壤萬衆一心聞雞起舞我伲無敵天下鮮乏戲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