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縛束的意思、縛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縛束的解釋

(1).裹紮。《六韬·武車士》:“走能逐奔馬及馳而乘之,前後左右上下周旋;能縛束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後左右皆便習者。”

(2).捆綁。《史記·酷吏列傳》:“吏之治以斬殺縛束為務, 閻奉 以惡用矣。”《漢書·張放傳》:“白晝入樂府,攻射官寺,縛束長吏子弟。”《後漢書·鄧訓傳》:“ 羌 胡 俗恥病死,每病臨困,輒以刀自刺。 訓 聞有困疾者,輒拘持縛束,不與刀刃,使醫藥療之。”

(3).約束。 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況有官縛束,安能長顧私。” 清 王韬 《平賊議》:“即有一二狷潔自好賢豪自命者,亦止於上下縛束,無可措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縛束”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裹紮
    指用繩索、布條等将物體包裹或固定。例如《六韬·武車士》提到“能縛束旌旗”,描述士兵具備快速捆紮旗幟的能力。

  2. 捆綁
    表示用繩索等工具限制人或動物的行動自由。如《史記·酷吏列傳》記載官吏以“斬殺縛束為務”,強調嚴酷的管制手段。

  3. 約束
    指通過規則、職責等限制行為。唐代元稹在詩中感慨“況有官縛束”,表達為官身所累的無奈。


二、引申與比喻義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縛束”既可指物理層面的捆紮(如古籍中的軍事或醫療場景),也可表達抽象的行為或精神限制。其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反義詞“解放”體現了從束縛中獲得自由的對比。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縛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縛束》是一個名詞,意思是用繩子、帶子等束縛或限制人的自由。

拆分部首和筆畫

《縛束》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縛”和“束”兩個部首。

部首“縛”是由“纟”(纖維)和“屍”(屍體)組成,表示與繩子、帶子等有關。

部首“束”是由“木”(木材)和“日”(太陽)組成,表示捆綁。

《縛束》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縛束》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居》一書中,具體的來源和起源已無法考究。

繁體

《縛束》的繁體字為「縛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縛束》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那個罪犯被緊緊地縛束住,不敢有絲毫反抗。

2. 這件事情讓我感到束縛,無法自由地做出決定。

組詞

1. 縛匪:指被縛綁的歹徒。

2. 束縛:指束縛、限制人的行動。

近義詞

1. 束縛:含義相同,表示限制人的自由。

2. 約束:表示通過規定、約定等方式限制人的行為。

反義詞

自由:與縛束相對,表示沒有限制、束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