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幢的意思、法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幢的解釋

(1).寫有佛教經文的長筒形綢傘或刻有佛教經文、佛像等的石柱。 南朝 梁 王僧孺 《 * 文》:“法幢卷舒,拂高軒而徐薄;名香鬱馥,山重檐而輕轉。” 明 唐順之 《題金山寺付僧惠傑》詩之一:“隱隱帆檣外,分明見法幢。” 清 唐孫華 《東林寺》詩:“法幢始何年,本自 遠公 作。”

(2).比喻佛法。《剪燈馀話·聽經猿記》:“側聞尊宿建 * 幢,不憚遠來,求依浄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幢是佛教術語,指寺院中懸挂的圓柱形綢緞旗幟,通常繪有經文、佛像或咒語,象征佛法威嚴與降魔護法的力量。其核心含義可從三方面闡釋:

  1. 形制與功能

    法幢形似戰場的旌旗,以綢布制成,懸挂于佛殿或法會道場高處。其表面常書寫梵文經咒(如《大悲咒》)或佛號,用于莊嚴道場、驅除邪祟。古代高僧講經時升起法幢,代表開啟法義,警示外道勿擾,如《佛學大辭典》載:“法幢高懸,表弘法之相”。

  2. 宗教象征意義

    “幢”在佛教中喻指摧破煩惱的智慧,法幢即“佛法之幢”,象征佛陀教法如旗幟般指引衆生解脫。《大智度論》釋為:“法幢者,智慧為竿,慈悲為幡,普令衆生離諸怖畏”。敦煌壁畫中多見飛天手持法幢的形象,體現其護持正法的神聖性。

  3. 儀式與精神内涵

    法幢在法會中具實際功用:藏傳佛教儀式以法幢召請諸佛,漢傳佛教則以其标識講經壇場。更深層含義見于《華嚴經》,将“建法幢”喻為樹立佛法正見,破除無明愚暗,如高僧所言:“豎法幢于處處,破疑網于重重”。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法幢”是佛教術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理解:

一、作為宗教法具

指寫有佛教經文的長筒形綢傘,或刻有經文、佛像的石柱。這類法具常見于道場門前,作為宣揚佛法的标志,例如南朝文獻記載“法幢卷舒,拂高軒而徐薄”(《初夜文》),描繪了法幢在儀式中的實際使用場景。

二、象征佛法内涵

  1. 比喻佛法高揚:以“幢”的豎立形态象征佛法崇高,如猛将樹立戰旗代表勝利,法幢則喻指佛菩薩說法能降伏衆生煩惱。
  2. 代指佛法傳承:在佛教中提出獨到見解或創立宗派時,稱為“建立法幢”,禅宗也将演法開示稱為“建法幢”。

三、特殊引申含義

在《藥師七佛本願功德經》中,“法幢”被記載為東方佛國名,即“法幢世界”,由法海雷音如來主持。不過此釋義多見于特定經典,日常使用較少。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佛教經典釋義與文獻用例,若需了解更詳細的佛國名相關記載,可參考《藥師七佛本願功德經》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哀慽褊刻冰雪嚴寒愊億不容不由侪屬昌化石超奇尺墨呆滞大腳片兒髧鬖倒持戈矛燈炧定門底數東園秘器獨厚恩賜方家鳳陽花鼓附敵鈎環海豚悍妬黑鲩紅麴黃花魚激感開廣犁牛流痞邏打洛妃扪籥明眼尼聃偶章旁邊峤鬟漆紗拳足榷采三聲僧家熟梅天松石搜擇碎屍萬段素學讨采頭威讓文冕五花儀五言古銜冰吐雹鄉親裡道先祀小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