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介心的意思、介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介心的解釋

(1).耿介的性格。 三國 魏 曹植 《蟬賦》:“聲皦皦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

(2).介意,把不快的事記在心裡。如:這件事他講得不妥當,請 張先生 不要介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介心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闡釋:

一、基礎釋義

詞性:名詞

核心義:指存于心中的隔閡或嫌隙。

構成解析:

二、語義演變與用例

  1. 古籍用例:

    見于《詩經·小雅·節南山》鄭玄箋:“介,猶際也”,後引申為人際隔膜。如宋代筆記《鶴林玉露》載:“小人介心,君子慎交”,強調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屏障。

  2. 方言留存:

    閩南語保留“介心”(kài-sim)一詞,表“心存芥蒂”或“刻意疏遠”,如“伊對我有介心”(他對我有隔閡)²。

三、近義辨析


權威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卷,頁842。
  2. 《閩南方言大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215。
  3.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頁1893。

網絡擴展解釋

“介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耿介的性格
    指人正直、有原則,不隨波逐流。此義項源自三國時期曹植《蟬賦》中“聲皦皦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的比喻,以蟬鳴的清越堅毅形容人的高潔品格。

  2. 介意、記挂不快之事
    表示對某件事心存芥蒂或耿耿于懷。例如:“他說話欠妥,請張先生不要介心。”

二、用法與補充說明

三、總結

“介心”兼具描述性格特質與情感狀态的雙重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其古典義項更為常見,現代擴展用法需謹慎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阿磕綽百年之約磅秤徹歌串訪滀漯春試攢聚撮擁大祭的對獨舂厄裡倪厄斯阸限方足飛觞風山焚芝稿副高壓氧艙鲑膳海術虎吻賤荊夾私進舍謹脩可而客屦客雁連旬笠蓑門不停賓密使木蟲南音砰輷鋪戶千指凄麗勤倦拳套若非賽祭賞臉聲請誰行黍豚司契索絶天珍偷嫩脫若文莖沃若斡萦烏鹽角襄陵削皮西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