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副的意思、稿副的詳細解釋
稿副的解釋
底稿。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四:“時 宋元憲 知 維揚 , 王荊公 為籤判,代作賀啟三首。内《昭文》一首, 宋公 别撰,塗抹殆徧。前輩於禮儀語言間,謹重如此。 宋氏 稿副尚存,頃獲觀之,乃具録焉。”
詞語分解
- 稿的解釋 稿 ǎ 谷類植物的莖稈:稿稈。稿薦(稻草編的墊子)。 文字、圖畫的草底,又喻事先考慮的計劃:文稿。稿本。稿件。講稿。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副的解釋 副 ù 第二位的,輔助的,區别于“正”、“主”:副職。副手。副官。副使。 附帶的,次要的:副業。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産品。副作用。 相配,相稱(坣 ):名實相副。其實難副。 量詞(.一組或一套,
網絡擴展解釋
“稿副”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ǎo fù(注音:ㄍㄠˇ ㄈㄨˋ),其核心含義是底稿,即文章、書信等的原始草稿或修改前的版本。
詳細解釋:
-
詞義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陳鹄的《耆舊續聞》卷四。文中提到王安石(王荊公)任籤判時,曾代寫賀啟三首,其中《昭文》一篇被宋元憲(宋公)反複修改,最終保留了“稿副”作為底稿記錄。
-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文書中,指代經過修改、批注的原始稿件,強調對禮儀和語言的嚴謹态度。例如:“宋氏稿副尚存,頃獲觀之,乃具録焉”。
-
字義拆分
- 稿:本義為谷類植物的莖稈,引申為文字草稿(如手稿、定稿)。
- 副:此處指副本或輔助性文本,與“正稿”相對。
補充說明:
現代漢語中,“稿副”一詞已較少使用,更多以“底稿”“草稿”替代。其曆史用法反映了古代文人對文書嚴謹性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稿副》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語,代表着一種官員的職務和地位。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将它分解為「⺮」和「畐」兩個部分。其中,「⺮」表示竹子,「畐」表示打磨竹子的刀具。這個詞源于古代官員使用竹簡進行記錄和公文寫作的習慣,因此稱之為「稿副」。
在漢字的繁體字中,「稿副」保持原樣。而古代的漢字書寫方式略有不同,「稿副」的古代字形為「稿賦」。
以下是一些關于「稿副」的例句:
1. 他因出色的文書寫作能力而被任命為稿副。
2. 這份文件由稿副親自審核,确保其準确無誤。
3. 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稿副,需要紮實的寫作和官方文件處理技能。
與「稿副」相關的組詞包括「稿紙」、「副本」、「副職」等,它們在不同的語境下表達着與「稿副」類似的意義。
近義詞包括「書副」、「文縣」等,它們也是古代官員的職務稱謂。
反義詞較難找到與「稿副」完全相對的詞語,但可以考慮與「稿副」相關的詞語概念相反的詞語,例如「讀者」或「普通文人」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更多問題,我會很樂意幫助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