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潤澤貌。《詩·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朱熹 集傳:“沃若,潤澤貌。” 唐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序》:“故亦浚碧池之漣漪,增瑤林之沃若。” 明 劉基 《雜詩》之七:“枯萎仰沾溉,沃若生蔥青。” 清 趙翼 《喜雨》詩:“潤難期沃若,暵暫解焚如。”
(2).馴順貌。《詩·小雅·皇皇者華》:“我馬維駱,六轡沃若。”《文選·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潢污之水,願朝宗而每竭;駑蹇之乘,希沃若而中疲。” 李善 注:“《詩》曰:‘我馬維駱,六轡沃若。’沃若,調柔也。”
“沃若”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潤澤貌
指事物潤澤、茂盛的狀态,多用于形容植物或自然景象。例如《詩經·衛風·氓》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描繪桑葉豐潤鮮嫩之态。此義項強調事物因水分充足或養分豐沛而呈現的生機,常見于古代詩文對自然景物的描寫。
馴順貌
用于形容動物(如馬匹)溫順服從的姿态。如《詩經·小雅·皇皇者華》中“我馬維駱,六辔沃若”,描述馬匹駕車時步伐平穩、性情馴良的狀态。這一用法多見于先秦文獻,體現古人對動物習性的觀察。
詞義關聯性
“沃”本義為灌溉、土地肥沃(如《說文解字》中“沃,溉灌也”),而“若”多作形容詞詞尾,表“…的樣子”。二者組合後,從具體“潤澤”逐漸擴展至抽象的“溫順”含義。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沃若”已非常用詞彙,多見于姓名或文學創作中對古典意境的化用。例如提到其作為名字時,蘊含“豐潤柔和”的寓意。
潤澤貌
馴順貌
提示:如需具體文獻考證或更多用例,可參考《詩經》注疏或《漢語大詞典》等典籍。
《沃若》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肥沃、富饒。形容土地肥沃、生長良好,也可以用來形容思想或才能旺盛。
《沃若》的拆分部首為氵(三點水部首)和若(艹部首)。
《沃若》共有10畫。
《沃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悠久的曆史。它的繁體字形為「濡濁」。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沃若》可以寫作「渥若」。
1. 這片土地十分沃若,農作物長勢喜人。
2. 他的才華十分沃若,不愁找不到好的工作。
1. 沃地:指土地肥沃的地方。
2. 沃土:富饒的土地。
1. 茂盛:形容植物繁茂、茂盛。
2. 肥沃:形容土壤富含養分的狀态。
1. 貧瘠:形容土地瘠薄、不肥沃。
2. 幹燥:形容土地缺乏水分、幹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