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觞的意思、飛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觞的解釋

(1).舉杯或行觞。《文選·左思<吳都賦>》:“裡讌巷飲,飛觴舉白。” 劉良 注:“行觴疾如飛也。大白,杯名,有犯令者舉而罰之。” 唐 劉憲 《夜宴安樂公主新宅》詩:“層軒洞戶旦新披,度曲飛觴夜不疲。” 宋 張孝祥 《定風波》詞:“見説牆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勸飛觴。”

(2).指傳杯行酒令。《鏡花緣》第八二回:“即用本字飛觴:或飛上一字,或飛下一字,悉聽其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飛觞”是古代漢語中與飲酒文化相關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舉杯暢飲
    指快速傳遞酒杯或舉杯痛飲的場景,常用于形容宴飲的歡快氛圍。例如:

    • 晉代左思《吳都賦》中“裡讌巷飲,飛觞舉白”,劉良注釋“行觞疾如飛也”。
    • 唐代劉憲詩“度曲飛觞夜不疲”,宋代張孝祥詞“玉人扶坐勸飛觞”均描繪了宴飲場景。
  2. 行酒令活動
    特指古代酒宴中傳杯行令的習俗,參與者需按規則接令。如《鏡花緣》描述“用本字飛觞:或飛上一字,或飛下一字”。

二、文化延伸

三、文學意象

“飛觞”在詩詞中多象征宴飲之樂或文人雅集,如“飛觞走斝”等成語,體現古代社交與文化的交融。

如需進一步了解酒令規則或器物形制,可查閱《鏡花緣》或考古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觞(fēi shāng)一詞的意思是指酒杯飛濺或酒液濺出來的情景。該詞的拆分部首是飛(飛字部首)和觞(酉字部首),部首分别表示飛翔和酒器。飛觞的筆畫數分别為四畫和十一畫。這個詞來源于《楚辭》中的《招魂》,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楚國的文化背景。 飛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飛觴」。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觞的寫法曾經有所變化,比如在《說文解字》中寫作「觴」,還有一種舊時的标準寫法是「觞」,這兩種寫法都是描述同一種含義的詞語。 以下是一個關于飛觞的例句:飛觞落日,愁腸百結。 與飛觞相關的組詞有觞詩、觞台、觞宴等。近義詞可以是杯盞、壽筵,而反義詞可以是禁酒、戒酒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