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山的意思、風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山的解釋

(1).謂如風吹山。《文選·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揚袂風山,舉袖陰澤。” 張銑 注:“言侍從衆,揚其衣袂,動山上草木,如風吹山也。舉袖則蔽川澤,乃成其陰矣。”

(2).古代傳說中的山名。山有穴,風從中出,故名。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九:“ 風山 之首方高三百裡,風穴如電突深三十裡,春風自此出也。”

(3).山名。在今 山西省 吉縣 附近。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 河水 南逕 北屈縣 故城西,西四十裡有 風山 ,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風山”的詞義解釋,綜合多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自然現象描述

指“如風吹山”的動态場景,最早見于《文選·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揚袂風山,舉袖陰澤”的描寫。張銑注解為:衆人揮動衣袖時,草木搖曳如風吹動山巒,衣袖遮蔽川澤形成陰影。

二、神話地理概念

古代傳說中的神山,因山體有洞穴向外吹風得名。此類記載多見于古籍中的地理志異部分。

三、實際地理名稱

特指山西省吉縣附近的山脈,具體位置可參考《水經注》等地理文獻。

四、引申比喻義(存疑)

部分現代詞典延伸解釋為“形容人物風采出衆或事物具有非凡魅力”,但該用法未見于古籍原始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建議需要學術引用時,優先查閱《漢語大詞典》《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等權威工具書驗證具體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風山(fēng shān)是一個表示“山上刮風”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風和山,共有9個筆畫。風山一詞起源于古代漢字的書法發展,不過在繁體字中并沒有特别的變化。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與現代有所不同,但風山這個詞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例如,在古代《康熙字典》中,風山的寫法與現在相似。用風山這個詞造句可以是“登上風山,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麗”。風山可以作為一個詞組與其他詞搭配,如山風、山中風景等。也可用其他詞彙替代風山,如山上的風、山間微風。風山的反義詞可以是雨谷,它表示山谷中下雨的情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