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耿介的性格。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2).介意,把不快的事记在心里。如:这件事他讲得不妥当,请 张先生 不要介心。
“介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耿介的性格
指人正直、有原则,不随波逐流。此义项源自三国时期曹植《蝉赋》中“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的比喻,以蝉鸣的清越坚毅形容人的高洁品格。
介意、记挂不快之事
表示对某件事心存芥蒂或耿耿于怀。例如:“他说话欠妥,请张先生不要介心。”
“介心”兼具描述性格特质与情感状态的双重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其古典义项更为常见,现代扩展用法需谨慎使用。
介心是一个由“人”和“充心”的两个部首组成的词语,拆分为八画。它的意思是关心、关注他人的内心感受,体谅他人的情感和困境。
《介心》一词的来源较为晚,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康熙字典》中。在繁体字中,介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介心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受字书限制,这些变种字并没有流传下来。
1. 他总是很介心别人的感受,善解人意。
2. 在困难的时候,朋友们的介心让我感到温暖。
3.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介心我的学生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介心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语,例如:介心度、介心事、介心力。
关心、关怀、体谅
冷漠、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