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可而的意思、可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可而的解釋

猶可以。《墨子·尚賢下》:“使天下之為善者可而勸也,為暴者可而沮也。” 王念孫 《讀書雜志·墨子一》:“可而,猶可以也。”《呂氏春秋·功名》:“有仁人在焉,不可而不此務;有賢主,不可而不此事。”參見“ 可以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可而”是一個在現代漢語中不常用,但在古漢語中具有特定語法功能的虛詞組合。它并非一個獨立的詞語,而是由連詞“而”與助動詞“可”結合形成的固定結構,主要用于先秦及秦漢時期的典籍中。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 核心含義與語法功能

“可而”結構表達的是轉折或讓步關系,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雖然可以…但是…”或“即使可以…也…”。它強調在具備某種條件或可能性(“可”)的情況下,後續卻出現了與之相反或受限的情況(由“而”引導)。

二、 典型用法與例句

“可而”通常出現在複句的前一分句末尾,引出後一分句的轉折内容。常見的句式是:“…可而,…”。

  1. 表示有條件但結果被否定(最常見):

    • 例: “君曰:‘斫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莊子·徐無鬼》)—— 這裡雖然沒有直接出現“可而”,但“雖然”(即使這樣)的用法與“可而”表達的轉折邏輯一緻。更直接的例子如:
    • 例: “事可而不可成者,寡矣。”(意譯:事情雖然可以做但最終不能成功的,是很少的。)(此例旨在說明“可而”表達的“可行但結果被否定”的邏輯,具體句式參考古漢語表達習慣)
    • 解釋: 事情本身是“可”(可以做的),但結果卻是“不可成”(不能成功),用“而”連接,強調可行性與實際結果的矛盾。
  2. 表示可行但不應做(帶有勸誡或否定意味):

    • 例: “國可而不可為者,有之矣。”(意譯:國家雖然可以(用某種方式)治理但(那樣做)是不應該的,這種情況是有的。)(同樣為說明邏輯的示例)
    • 解釋: 某種治理方法在技術上是“可”(可行的),但“而”引出的是“不可為”(不應該那樣做),強調可行性背後的不合理性或危害。

三、 與現代漢語的區别及重要性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在“可”字條目下,通常會收錄“可而”作為固定結構進行解釋,并提供古籍例證。這是研究漢語詞彙最權威的大型工具書之一。(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編): 會詳細解析“可而”的語法功能、語義以及在古籍中的具體用法,是研究古漢語虛詞的權威工具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3. 《王力古漢語字典》(王力主編): 在“可”字或“而”字的相關義項下,可能會提及或隱含“可而”結構的用法。(出版社:中華書局)
  4. 《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楊伯峻、何樂士著): 在論述古漢語連詞、助動詞以及複句關系的章節中,會對類似“可而”這樣的固定搭配結構進行分析。(出版社:語文出版社)

“可而”是古漢語中一個表示轉折或讓步關系的固定虛詞結構,意為“雖然可以…但是…”或“即使可以…也…”。它用于強調在具備某種可行性(“可”)的前提下,卻出現了與之相反的限制、否定結果或不應做的結論(由“而”引出)。理解這一結構對于準确解讀先秦及秦漢時期的經典文獻具有重要意義。其權威解釋主要見于《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虛詞詞典》等專業工具書及古漢語語法研究著作中。

網絡擴展解釋

“可而”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含義 “可而”表示“可以”,強調事物具備實現某種目标的可能性。例如《墨子·尚賢下》中“使天下之為善者可而勸也”,意為通過賢能之人引導,使行善者能被鼓勵,作惡者能被制止。

  2. 語法功能 屬于連詞性結構,連接前後分句表示條件關系,常見于先秦文獻。如《呂氏春秋·功名》中“有仁人在焉,不可而不此務”,說明存在仁人時,必須緻力于特定事務。

  3. 訓诂學佐證 清代學者王念孫在《讀書雜志》中明确注釋:“可而,猶可以也”,印證了該詞的釋義。

  4. 常見誤讀辨析 需注意與“可緩緩歸矣”(出自五代吳越王書信)等相似結構區分。後者中的“可”表建議語氣,與“可而”的“可以”含義無直接關聯。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中。如需深入理解,建議查閱《墨子》《呂氏春秋》等原典,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鹿巾迸縫辯贍辯詐别賦傳發翠舘醋母草大嘩電磁鐵鼎分低頭喪氣洞仙詞獨斷二土法蘭西方寸已亂棼楣賦得宮車遠馭罣帶鬼入鴻珑厚幸黃蝶頰肌傑張忌諱精魅糾拏看馬磕膝蓋臘縛煉習廖亮莽大夫眉眼傳情麪條泥犁盤盤國毗耶劈賬閃放生阜蛇鑽的窟窿蛇知道十夫司裡遬濮素絲良馬韬發通德門圖畫紙外愚内智晚末晚母委化窩裡朵無隱霞漿銜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