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襄陵的意思、襄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襄陵的解釋

謂大水漫上丘陵。《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 孔 傳:“襄,上也。” 明 何景明 《水車賦》:“過顙類激,襄陵乃害。” 清 龔自珍 《非五行傳》:“ 河 決 瓠子 ,決 酸棗 ,乃至 堯 時懷山而襄陵,水潤下如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襄陵”一詞的解釋需結合其多義性,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詞語本義

指大水漫過山陵,形容洪水泛濫的浩大景象。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尚書·堯典》中的記載:“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意為洪水洶湧包圍山丘,淹沒高地。該詞在古漢語中常用于描述自然災害的嚴重性,如明代何景明《水車賦》中也提及“襄陵乃害”。

二、地名來源

  1. 晉襄公陵墓
    源自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襄公的陵墓所在地(今山西襄汾縣襄陵鎮)。西漢初年在此設襄陵縣,以陵墓命名,後曆經北周、隋唐等朝代行政區劃變遷,至1954年與汾城縣合并為襄汾縣。

  2. 地域代稱
    “襄陵”亦代指襄陵鎮,該地因曆史積澱深厚,融合了傳統文化(如晉文化)、革命文化(紅軍東渡)及現代發展特色,成為晉南文化名鎮。

補充說明

需注意區分語境:在古籍中“襄陵”多指水患,而現代多用于地名。此外,河南睢縣曾有“襄陵”别稱(與宋襄公相關),但非主流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襄陵

襄陵(xiāng lí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部首有辶和阝,共有17個筆畫。

來源

襄陵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詩經·白華》中,描述了西周時期襄陵地區的情景。襄陵曆史上是古都洛陽的别稱,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繁體

繁體字“襄陵”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襄陵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字形演變的規律,襄陵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更加繁複,但具體的形态和結構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例句

1. 襄陵,古都中的瑰寶,承載了無數曆史的記憶。

2. 他來自襄陵,以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3. 遊覽襄陵,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

組詞

襄陵地名、襄陵曆史、襄陵文化、襄陵古都、襄陵之美

近義詞

洛陽、古都、都城、名城

反義詞

現代城市、後起之秀、新興地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