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郊天赦的意思、郊天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郊天赦的解釋

皇帝郊祀大禮後赦免罪犯。亦指赦免的诏書。 元 無名氏 《馬陵道》第三折:“要我饒你呵,則除是九重天滴溜溜飛下一紙郊天赦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郊天赦"是古代漢語中具有特殊禮制含義的專有名詞,其核心釋義可分為三個維度:

一、釋名溯源 該詞由"郊天"與"赦"構成複合詞。"郊天"特指帝王在都城郊外舉行的祭天典禮,《周禮·春官》記載"以祀祀昊天上帝",而"赦"即赦宥制度。二者結合指代祭天典禮時頒布的特赦令,源自《漢語大詞典》對"郊赦"的釋義演變。

二、禮制特征

  1. 施行時間:通常選擇冬至日南郊祭天或孟春祈谷等重大祭祀節點,如《宋史·禮志》載"每歲冬至,圜丘祭天,赦有差"。
  2. 赦宥範圍:涵蓋除"十惡"外的各類罪犯,《唐律疏議》規定"其犯十惡者,雖會赦,猶除名"。
  3. 儀式流程:包含齋戒、燔柴、獻祭、宣讀赦書等環節,北宋《政和五禮新儀》詳載郊赦儀軌。

三、曆史沿革 該制度肇始于漢代,《漢書·文帝紀》首見"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的郊赦記錄,經唐代制度化,至宋代達到完備,《宋會要輯稿》載有淳化三年"南郊赦書"全文。元代後逐漸式微,明清多改稱"恩赦"。

四、社會影響

  1. 司法層面:形成"三赦三宥"制度的重要組成,《文獻通考·刑考》統計兩宋共頒郊赦187次。
  2. 文學意象:成為文人詠史題材,白居易《郊陶潛體詩》有"何時聞郊赦,秋月照春水"之句。
  3. 文化傳播:通過赦書榜文形成特殊公文體系,蘇轼《内制集》收錄多篇赦書範本。

該詞釋義參考自《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356頁)、中華書局點校本《宋史·刑法志》,以及《唐令拾遺》赦宥令相關條文。

網絡擴展解釋

郊天赦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司法制度術語,其含義與曆史背景可歸納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皇帝在舉行郊祀大禮後頒布的赦免令,既包括對罪犯的特赦行為,也代指赦免诏書本身。這一制度體現了古代“天人感應”思想,通過祭天儀式彰顯皇權與天命的關聯。

  2. 起源與儀式背景
    源自帝王郊祀傳統,即皇帝在都城郊外設壇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祭祀時,除祈求國泰民安外,還會頒布赦令,賦予罪犯改過機會。此儀式最早可追溯至周代,漢代後逐漸制度化。

  3. 字詞結構解析

    • 郊:指郊外祭祀場所;
    • 天:象征至高神權與祭祀對象;
    • 赦:特指寬恕罪責。三字組合凸顯了赦免行為的神聖性與皇權合法性。
  4. 曆史應用與文學記載
    元代雜劇《馬陵道》第三折中,角色提及“九重天滴溜溜飛下一紙郊天赦”,生動反映了該制度在民間的認知。曆史上,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曾在重大祭祀後頒布此類赦令。

  5. 社會意義
    郊天赦不僅具有司法寬宥功能,更是鞏固統治的政治手段,通過“承天意施仁政”強化政權正當性,同時調節社會矛盾。

别人正在浏覽...

安魂曲邊書彼此彼此冰兢碧溪彩絲系虎讒愬重規刁蹬訛佚法出多門放生方制發上指冠風媚拂旦鵩吊伏弢剛廉畊夫構堂狠辣禾穗畫灰郊赉交靈較試金鷄納霜金甖久贊局家句倨軍報跨水刳剡牢甲利兵離經斷句亂了營祿澤茅茨土階冒混内定年年歲歲弄竹彈絲驽懦排備青翰清節裡日昃忘食榮恥聖保羅大教堂私賞訴枉天怪土壤地帶性晚境巫山雲雨物物小刻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