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榮恥的意思、榮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榮恥的解釋

光榮與恥辱。 漢 劉向 《說苑·政理》:“是以聖王先德教而後刑罰,立榮恥而明防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榮恥”是由“榮”與“恥”組成的複合詞,代表“光榮”與“恥辱”的對立統一,常用于道德倫理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詞義構成

    • 榮:指光榮、榮耀,與積極價值相關,如榮譽、成就、美德等。
    • 恥:指羞恥、恥辱,與負面評價相關,如道德缺失、行為失範等。
      兩者結合,強調對是非善惡的辨别與價值判斷。
  2. 延伸内涵
    作為成語,“榮恥”常形容個人或群體因行為、品德引發的自豪感或羞恥感,尤其關聯傳統道德觀念中的名節與操守。

二、曆史與出處

  1. 古代文獻
    最早見于漢代劉向《說苑·政理》:“聖王先德教而後刑罰,立榮恥而明防禁。”,強調通過道德教化樹立榮辱觀以規範社會行為。

  2. 文化傳統
    儒家思想中,“知榮辱”是修身的重要标準,如孟子提出“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與榮恥觀一脈相承。

三、現代應用

  1. 社會主義榮辱觀
    2006年,胡錦濤提出“八榮八恥”,将傳統榮恥觀與當代價值觀結合,例如“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等,成為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指導。

  2. 現實意義
    榮恥觀在現代社會仍具教育意義,用于引導公衆明辨是非,強化道德自律與社會責任感。

四、總結

“榮恥”既是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标尺,也是現代社會的行為準則,其核心在于通過價值判斷促進個人與集體的良性發展。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或現代闡釋,可參考《說苑》原文或“八榮八恥”具體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榮恥的意思

《榮恥》是一個漢字詞語,既是名詞,又是動詞。它的意思是在道義标準下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态度、品德等方面産生的自然感受,表達了對榮譽或恥辱的評判和評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榮恥》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艹(草字頭)和罙(屍旁),總共有十七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榮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論語·學而》中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段經文中的“戒之在得”被解釋為榮守恥避,一般被認為是“榮恥”最早的使用之處。繁體字為「榮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差異。《榮恥》的古代寫法将“艹”寫成“艸”,将“罙”寫成“糸”。可以通過這樣的寫法來感受古代文化的獨特魅力。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榮恥》的例句:

1. 漢字書寫中,我們應該注重規範和準确,以避免榮恥之間的差别。

2. 他的品德和行為令人敬佩,樹立了一個榜樣,值得我們榮恥效仿。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榮恥》的一些相關組詞包括:榮譽、恥辱、自豪、羞恥。

近義詞有:光榮、威嚴、尊嚴。

反義詞有:可恥、卑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