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刻的意思、小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刻的解釋

(1).古代的計時單位。分一晝夜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一百刻共六千分。 秦 漢 以後,又分一晝夜為十二時,則每時為五百分,亦即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命名為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這是大刻。再将零數二十分,分為二小刻,每小刻各十分,命名為初初、正初,分别置于初一、正一之上。參閱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百刻》。

(2).木闆上雕成的小缺口。 宋 朱熹 《周易本義·筮儀》:“格以橫木闆為之……當中為兩大刻,相距一尺;大刻之西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小刻”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一、古代計時單位

  1. 基本定義
    古代将一晝夜分為100刻,每刻60分,總計6000分()。秦漢後進一步細分,将晝夜分為十二“時”,每時對應500分(即8刻20分),其中前八刻稱為“大刻”(初一至正四),剩餘20分再分為兩“小刻”,每小刻10分,命名為“初初”和“正初”()。

  2. 計時換算
    以現代時間計算,古代一晝夜為24小時,因此:

    • 每刻 = 14.4分鐘
    • 每小刻 = 2.4分鐘

二、木器工藝中的術語

指木闆上雕刻的小缺口,常用于标記或裝飾()。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小刻”作為成語,比喻時間短暫、轉瞬即逝,強調珍惜時間(),但這一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屬于引申義或特定語境下的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小刻的意思:

小刻(xiǎo kè)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切割得細小的、小巧精緻”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小刻常用來形容手工藝品或飾品等具有精細刻工和小巧形狀的物品。

小刻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小刻的拆分部首是刀(刂)和尺(屍),它的全拼是xiǎo kè。根據書寫順序和筆畫的組成,小刻的總筆畫數目為8畫。

小刻的來源和繁體:

小刻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刻制藝術。刻字是一種制作印章、石碑等的技藝,其作品中包含了精細的雕刻和切割。而小刻則指的是切割得細小、小巧精緻的刻制品。在繁體字中,小刻的寫法為「小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寫字時,使用毛筆沾墨水在紙上進行書寫,所以字的形狀和筆劃有細微區别。根據《康熙字典》記載,古代的小刻字形是「⿻刂⿱⺼兀」。

小刻的例句:

1. 這個手鍊上的小刻非常精緻,每個細節都刻畫得非常清晰。

2. 他用小刻刀在樹葉上刻下了精美的圖案。

3. 我收到了一套小刻畫的瓷器,它們的刻工非常精細。

小刻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細小、小巧、精細。

近義詞:精巧、精緻、細膩、微刻。

反義詞:粗糙、粗犷、粗魯、大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