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冰兢的意思、冰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冰兢的解釋

《詩·小雅·小宛》:“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後以“冰兢”表示恐懼、謹慎之意。兢,亦作表示恐懼、謹慎之意。兢,亦作“競”。 明 陶宗儀 《辍耕錄·正統辯》:“故臣 維禎 敢痛排浮議,力建公言,挈大 宋 之編年,包 遼 金 之記載,置之上所。用成一代可鑒之書,傳之将來;永示萬世不刊之典,冐幹天聽,深懼冰競,下情無任瞻天望闕激切屏營之至。” 明 陸采 《懷香記·赴約驚回》:“竊效鷺鷥行,兩眼生花,身如酩酊。畏懼切冰兢,料應難去成歡慶。” 明 高攀龍 《與楊大洪書》:“ 攀龍 遭此世界,甚得便宜,何者?一味株守,乃安樂法;一味冰兢,乃補救法。二法足以卒歲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冰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該詞源自《詩經·小雅·小宛》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原句通過比喻強調謹慎恐懼的心理狀态。後以“冰兢”合并這兩個意象,表示戒懼謹慎之意,常用來形容行事時如履薄冰般的警惕感。

二、結構與用法分析

三、文獻用例

明代陶宗儀《辍耕錄·正統辯》中“深懼冰競”(“競”為“兢”的異寫),以及陸采《懷香記》的“下情無任瞻天望阙激切屏營之至”等句,均體現了該詞在古典文本中表達敬畏與慎重的語境。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文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例如描述曆史人物處事态度時,可用“秉持冰兢之心”突出其嚴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詩經》注疏或明代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冰兢這個詞源自于漢字,它的意思是“結冰”。我們來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部首是冫,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部首,表示與冰有關的事物。筆畫是八,一共由八畫組成。 冰兢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它是由“冰”和“兢”兩個字組合而來。冰,即水在很低溫度下凝結的形态,是冷凍起來的水。兢,意思是小心、謹慎。因此,冰兢的意思就是像冰一樣冷靜、穩重和小心謹慎的樣子。 冰兢對應的繁體字是冰兢,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對于冰兢來說,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冰兢的例句: 1. 他在遇到困難時始終保持冰兢的态度。 2. 她的舉止充滿了冰兢和自信。 3.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冰兢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冰兢的組詞比較靈活,可以根據具體的語境進行搭配。例如,冰兢心态、冰兢舉止、冰兢作風等等。 冰兢沒有特定的近義詞,但可以用謹慎、小心謹慎等詞語來表達相似的意思。 而相反的詞語可以是大意、粗心、大意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