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帝王舉行郊祭時給予臣下的賞賜。 宋 蘇轼 《上圜丘合祭六議劄子》:“天子出郊,兵衛不可簡省。大輅一動,必有賞賜。今三年一郊,傾絶帑藏,猶恐不足,郊賚之外,豈可復加!”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二》:“ 王荊公 以為兩府郊賚不多,減之未足以富國。”
“郊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結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基本構成
組合含義
郊赉特指古代帝王在郊祭(一種在郊外舉行的祭祀天地儀式)時對臣子的賞賜()。例如宋代蘇轼曾提到“郊賚”耗費巨大,反映其規模與重要性。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說文解字》《尚書》及宋代文獻。
郊赉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阝”和“貴”。其中,“阝”是一個偏旁部首,表示土地的外延,與農田、田間有關;“貴”表示珍貴、寶貴的意思。拆分開來,可以看出“郊赉”的含義是“郊外肥沃的土地,寶貴的農田”。
“郊赉”一詞最早見于《左傳·闵公二十七年》:“郊赉廓清,滋餘以粢盛。”這裡指的是郊外的土地富饒,産出豐富的糧食。後來逐漸引申為指郊外肥沃的農田。
《郊赉》的繁體寫法為「郊賚」。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說文解字》中所記錄的《郊赉》的古體字寫法是「釅」,與現代寫法相比,圖形更加簡潔。
1. 每年農曆春節,村民們都會來到郊赉地助農。
2. 這片郊赉之地被農民譽為“黃金麥田”。
郊赉的組詞有:郊外、郊區、赉地、赉官等。
郊赉的近義詞有:沃土、良田、肥沃等。
郊赉的反義詞有:荒蕪、貧瘠、不毛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