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大教堂的意思、聖保羅大教堂的詳細解釋
聖保羅大教堂的解釋
英國國教(新教)的中心教堂。位于倫敦市。1710年建成。平面呈十字形。中央為一圓形穹隆,直徑342米,頂高約111米,内部空間宏大開闊,正面有一對塔樓。是英國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
詞語分解
- 大教堂的解釋 ∶任何非主教座堂的規模大的教堂或重要教堂那座尖頂房子是大教堂 ∶從未屬于修道院的規模大或具有重要性的教堂
專業解析
聖保羅大教堂在漢語詞典及文化語境中的釋義如下:
一、漢語詞典角度的釋義
-
聖(Shèng)
漢語中“聖”指崇高、神聖,多用于宗教或道德層面,如“聖人”“聖地”。此處強調該場所在基督教信仰中的神聖性(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165頁)。
-
保羅(Bǎoluó)
音譯自耶稣門徒“Saint Paul”,基督教重要傳道者。教堂以其命名,體現宗教紀念意義(來源:商務印書館《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
大教堂(Dà Jiàotáng)
指基督教中規模宏大的主教座堂(Cathedral),為教區核心宗教場所,兼具禮儀、曆史及建築藝術價值(參考《漢語大詞典》“教堂”條目)。
二、實體建築的權威定義
聖保羅大教堂特指英國倫敦的聖保羅座堂(St Paul's Cathedral),是英國國教會倫敦教區的主教座堂。其核心特征包括:
- 宗教地位: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英國宗教儀式與國家慶典的重要場所(如皇室婚禮、國葬)(來源:大英百科全書“St Paul's Cathedral”條目)。
- 建築标志:由克裡斯托弗·雷恩爵士設計,巴洛克風格穹頂(高111米)為倫敦天際線象征(參考英國曆史遺産官網)。
- 曆史沿革:現建築建于1675–1710年,原址教堂可追溯至公元604年,曆經多次毀壞與重建(來源:聖保羅大教堂官網曆史欄目)。
三、文化象征意義
在漢語文化傳播中,該名稱常被引申為:
- 英國曆史縮影:見證倫敦大火、二戰轟炸等重大事件,代表民族精神韌性(來源:BBC曆史紀錄片《英國的象征》)。
- 建築藝術典範:穹頂結構、幾何比例對全球建築學影響深遠,漢語文獻多稱其“文藝複興建築的巅峰之作”(參考《世界建築史》牛津大學出版社)。
參考資料: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英國曆史遺産委員會官網:www.historicengland.org.uk
-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www.britannica.com
- 聖保羅大教堂官方網站:www.stpauls.co.uk
網絡擴展解釋
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是英國倫敦的标志性宗教建築,具有深厚的曆史與藝術價值。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概況
- 地理位置:位于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具體在紐蓋特街與紐錢吉街交角處。
- 宗教地位:英國國教(新教)的中心教堂,也是倫敦的宗教核心。
- 建築規模: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穹頂直徑34米,頂高約111米,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
2.曆史沿革
- 起源與重建:最早建于公元604年,曆經多次毀壞與重建。現存建築由建築師克裡斯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設計,1666年倫敦大火後動工,1710年完工,耗時35年。
- 特殊意義:西方唯一一座在設計師有生之年建成的大教堂。
3.建築特色
- 平面布局:拉丁十字形結構,縱軸156.9米,橫軸69.3米。
- 穹頂與外觀:中央穹頂以雙層圓形柱廊支撐,頂部鍍金十字架高聳;正門雕刻聖保羅傳教圖案,兩側對稱鐘樓分别懸挂教堂用鐘和17噸重銅鐘。
- 内部裝飾:金碧輝煌的彩繪、彩色玻璃窗、巨幅宗教壁畫,以及雷恩爵士的墓碑(刻有“若尋其紀念碑,請環顧四周”)。
4.文化與藝術價值
- 建築風格:融合巴洛克風格與古典主義,模仿羅馬聖彼得大教堂,被視為英國古典主義建築代表。
- 曆史事件:倫敦首屆議會曾在教堂區的聖保羅十字學院召開。
- 名人墓葬:包括威靈頓将軍、雷恩爵士及兩位撒克遜國王。
5.其他信息
- 開放與功能:除宗教活動外,遊客可登頂圓樓陽台俯瞰倫敦市景。
- 常見誤解:部分資料誤将其與巴西聖保羅市教堂混淆,實際專指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3、6、9)。
别人正在浏覽...
闇虛百年抱布貿絲标樹裁辱常羞斥黩餈餻翠消紅減牒訴惡言飛羽鳳樓龍阙豐獄父事膚劄甘茶公私分明光束挂舌孤淡庋藏谷王阖門百口鶴寝活把戲火火劍及屦及桀壁積金既生魄跼蹜潰潰浪聞斂口厲聲抹澡蒙保配嫁飄溢辟支果迫懾請爵青絃塞表扇貝身邊世縣收績四處踏罡布鬥态貌腿胯無舛五恭蕭齊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