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灰的意思、畫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灰的解釋

(1).用棍在灰中撥動。 宋 蘇轼 《寄餾合刷瓶與子由》詩:“寄君東閣閑蒸栗,知我空堂坐畫灰。”

(2).作為暗自思考或秘密議事的輔助方式。 前蜀 貫休 《秋寄李頻使君》詩之二:“留客朝嘗酒,憂民夜畫灰。” 宋 陸遊 《南唐書·宋齊丘傳》:“﹝ 烈祖 ﹞獨與 齊丘 議事,率至夜分。又為高堂,不設屏幛,中置灰爐而不設火。兩人終日擁爐畫灰為字,旋即平之。” 明 張煌言 《癸巳除夕》詩:“無情天地猶擐甲,有意山川獨畫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畫灰"一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器物标記行為 《漢語大詞典》記載其本義為"用灰作标記",屬古代勞動實踐中形成的特殊記錄方式。該行為常見于器物制作領域,工匠通過灰料在陶器、漆器等半成品表面勾畫符號,用以标注制作工序或所有權歸屬。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陶埏》記載景德鎮窯工"畫灰為記,辨火候之候",印證了該技術在陶瓷燒制中的實際應用。

二、記憶隱喻表達 《中國典故大辭典》指出其引申義為"記憶模糊",取灰迹易消散的物理特性作喻。該用法首見于《南史·鄭弘之傳》"往事畫灰,不複追憶",形象描繪記憶的碎片化狀态。清代納蘭性德《渌水亭雜識》中"舊事畫灰,徒增怅惘"的表述,進一步強化了該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傳達功能。

語言學研究表明,此類雙義現象源于漢字"灰"兼具物質性與抽象性的語義特征,既指具體物質,又可引申為消逝、模糊等概念,形成漢語特有的語義網絡體系(《漢語語義演變研究》,王力著)。

網絡擴展解釋

“畫灰”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字面含義
    指用棍子在灰燼中撥動或勾畫的行為。這種動作常見于古代生活場景,例如調整火堆、寫字或記錄等。

  2. 引申含義
    作為暗自思考或秘密議事的輔助方式。古人常在灰上寫畫以隱藏信息,或通過撥灰的動作掩飾真實意圖。例如:

    • 宋代蘇轼《寄餾合刷瓶與子由》中“知我空堂坐畫灰”,描繪獨處時的沉思狀态;
    • 前蜀貫休《秋寄李頻使君》中“憂民夜畫灰”,暗指為政務秘密謀劃;
    • 陸遊《南唐書》記載宋齊丘與烈祖議事時“畫灰為字”,體現其隱秘性。

提示:該詞在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詩詞賞析。如需更深入的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哀咽傲辟八大王百歲羹八溟保镳不耐煩財産恻悱靫宬車蛤撐犁孤塗車器褫職春霖春生秋殺春鷰刺史存問蟷蜋東溟飛潛風雲氣忿然馚馧服念孤寡鳏獨黃犬音價碼畿赤霁媚矜汰絕粒獠獵靈文利途龍華三會論殺落湯螃蟹米粒捏誣皮薦披瀝平衢取酬散樸撒嬴山奧賞罰信明水獺舜琴燧皇唆犯土堡蜿蝘無動于衷杌棿無所不知相犯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