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銅的别稱。《書·呂刑》“墨辟疑赦,其罰百鍰” 孔 傳:“鍰,黃鐵也。” 孔穎達 疏:“古者金銀銅鐵揔號為金,今别之以為四名。此傳言黃鐵,《舜典》傳言黃金,皆是今之銅也。”《南史·蕭穎胄傳》:“ 長沙寺 僧鑄黃金為龍數千兩埋土中,歷相傳付,稱為下方黃鐵, 穎胄 因取此龍,以充軍實。”
(2).鐵的一種。《元史·食貨志二》:“凡鐵之等不一,有生黃鐵,有生青鐵,有青瓜鐵,有簡鐵。”
黃鐵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分别對應礦物學和古代文獻中的不同指代:
定義
黃鐵即黃鐵礦(Pyrite),化學成分為二硫化鐵(FeS₂),屬硫化物礦物。因其淺黃銅色和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黃金,故俗稱"愚人金"。
特征
形成于熱液礦床、沉積岩或變質岩中,中國安徽馬鞍山、廣東雲浮等地為著名産區。
用途
權威參考
《地質學大辭典》(地質出版社,2005)定義:"黃鐵礦……立方晶系,多呈塊狀或粒狀集合體"。
中國礦物學科普平台(中國礦物博物館)指出其形成需低溫熱液環境。
定義
部分古籍中"黃鐵"指硫磺(古稱"石硫黃"),或因硫磺常與黃鐵礦共生,名稱混用。
例證
考辨
現代礦物學已明确區分二者,但古文獻需結合語境判斷。如《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科學出版社)指出,漢代"黃鐵"多指硫化物礦石。
因黃鐵礦形似黃金,"黃鐵"一詞衍生出"外表華貴而内在平庸"的象征意義。
例:清人筆記《堅瓠集》諷喻"飾黃鐵為金玉",暗指虛有其表之物。
參考資料
“黃鐵”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在古代文獻中,“黃鐵”常被用作銅的别稱。例如:
元代文獻中,“黃鐵”被歸類為鐵的一個種類:
需注意語境差異:古代“黃鐵”多指銅(如刑罰中的罰金單位),而元代後則用于描述鐵的分類。現代礦物學中,“黃鐵”更接近黃鐵礦(FeS₂),但這一含義未在古籍中直接體現。
邦略傍鄰葆頤伯圖不恌沖襟炊累觸桶爨下薪大公祖打基礎颠颠倒倒釣樟跌蹶鋒鋋風動封戎釜鬵搞價管總鼓衆汗鼈畫鹿轓驩嘗講公事解元九妃刻桷魁礨窺觑攬工累積略去兩頭兩着兒隸變幔子木榜昵昵牛郎爬栉嫔婦葡萄糖恰待琦巧秋棘如荼如火省聽使刁水底摸月疏樸司馬死有餘誅俗話蘇武牧羊同門柝居纨袴我身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