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榜的意思、木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榜的解釋

刊刻告示的木牌。《清會典事例·戶部·關稅》:“其關上所有刊刻條例之木榜,務令豎立街市,使人人共見。”《清會典事例·戶部·關稅》:“各關口應立之稅課木榜,并詳單小本,均不豎立刊刻,商賈不知稅例,多寡任聽家人、吏役額外抑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榜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名詞,具體釋義如下:

  1. 官府張貼公告的木牌

    指古代用于張貼文書、告示的木質公告闆,常見于衙署或公共場所。例如《中國曆代官制詞典》記載:“州縣衙署前立木榜,公示律令及賦役章程。”其作用類似于現代的公告欄,是官方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

  2. 佛教寺院的報時法器

    在佛教語境中,特指寺廟中懸挂的梯形木闆(又稱“魚梆”或“飯梆”),通過敲擊聲響通知僧衆用餐或集會。形制通常為長約五尺的直條木闆,中段隆起如魚腹。據《佛學大辭典》解釋:“木榜,寺院報時之器,以槌擊之鳴響”。


參考資料(非鍊接形式):

網絡擴展解釋

“木榜”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曆史時期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二、曆史背景與用途

  1. 古代教育場景
    最初用于張貼在廟宇或學校門口,公布考試成績或錄取名單,成為學業成就的象征。

  2. 清代官方用途
    據《清會典事例》記載,木榜被用于關稅公告,需豎立于街市顯眼處,确保商民知曉稅例,避免官吏額外勒索。


三、文化關聯


四、文獻出處

主要見于《清會典事例·戶部·關稅》,強調其作為官方信息載體的功能。


“木榜”從最初的學業公示工具發展為兼具行政功能的公告載體,體現了古代信息傳播的典型形式。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内容,可參考《清會典事例》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白案,白案兒拜家慶搬捵筆底超生操控澄瀛憃弱籌幹俦倫抽頭出入證但可亸神方以類聚發展中國家負亂恭奴勾子軍孤寡不谷貴侯鬼嘴國粹果俠浩初好弄後周蹇運急驚風撞着慢郎中錦襖子警長靖端機事不密績學褲腰聯軍練缯瑉石墨勅僻鄙錢財七損八傷求婚阙絕忍殿散見上遂盛衰慎終承始水龍帶死求白賴太室貼方晚霭完葺務須相時而動缃舃篠簵之箭寫工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