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纨袴的意思、纨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纨袴的解釋

亦作“ 紈絝 ”。亦作“ 紈褲 ”。細絹制的褲。古代貴族子弟所服。《漢書·叙傳上》:“數年, 金華 之業絶,出與 王 許 子弟為羣,在於綺襦紈絝之間,非其好也。” 顔師古 注:“紈,素也。綺,今細綾也。并貴戚子弟之服。”後因以借指富貴人家子弟,含貶義。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明 朱鼎 《玉鏡台記·請婚》:“畫轂鳴騶,紈褲相仍逞貴遊。”《紅樓夢》第一回:“錦衣紈袴之時,飫甘饜肥之日。” 洪深 《申屠氏》楔子:“有一個渾身錦繡,而鄙俗不堪的纨袴,調戲那女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纨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曆史淵源

  1. 起源:最早見于《漢書·叙傳》,原文“绮襦纨袴”描述貴族子弟的服飾特征。
  2. 文學引用:杜甫詩句“纨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進一步強化了其貶義色彩,諷刺纨袴子弟的享樂與儒生的困頓。

三、用法與演變

四、現代應用

如今該詞仍用于批評奢侈懶散的富家青年,例如:“這些纨袴子弟揮霍無度,毫無進取心。”

從服飾到身份象征,“纨袴”生動體現了古代社會階層差異,并在語言演變中成為特定群體的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纨袴

纨袴(wán kù)是漢字詞語,由“纨”和“袴”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是“纟”(纨)和“衣”(袴),拆分筆畫分别是兩畫和五畫。

“纨袴”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官吏、士人、文人等有較高社會地位的男子經常穿着這種質地極好,細膩而華麗的寬褲子。這種褲子通常用絲綢制成,所以被稱為“纨袴”,象征着高貴、尊貴的身份。

在繁體漢字中,纨袴的寫法和簡體字略有不同,繁體字中的“纨”為“綰”,而“袴”則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纨袴的漢字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化。根據有關文獻的記載和考古發現,纨袴的寫法可能包括“纨褲”、“纨褲”等形式,都指代同樣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句:

  1. 他穿上華麗的纨袴,顯得十分優雅。
  2. 這件纨袴是他父親親手定制的。
  3. 在古代,隻有階級地位高的人才能穿纨袴。

一些與"纨袴"相關的組詞包括:纨绔、纨素。近義詞可以有:華麗、尊貴。反義詞可能包括:簡樸、普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