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嫔婦的意思、嫔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嫔婦的解釋

(1).宮中女官。《周禮·天官·典婦功》:“掌婦式之法,以授嬪婦。” 鄭玄 注:“嬪婦,九嬪世婦。”

(2).古代婦人的美稱。《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七曰嬪婦,化治絲枲。” 賈公彥 疏:“嬪婦,謂國中婦人有德行者。” 孫诒讓 正義:“案此嬪婦,指外嬪婦,即《典絲》之外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嫔婦”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宮中女官或帝王妃嫔

    • 指宮廷中負責管理女工事務的女性官職,通常包括九嫔、世婦等不同等級,屬于帝王妃嫔體系的一部分。例如《周禮·天官·典婦功》記載:“掌婦式之法,以授嫔婦”,鄭玄注解釋為“嫔婦即九嫔世婦”,說明其職責涉及絲麻布帛等女工事務的督導。
  2. 對有德婦女的美稱

    • 泛指品行賢淑的婦人,尤其指民間擅長紡織、德行出衆的女性。如《周禮·天官·大宰》提到“嫔婦化治絲枲”,賈公彥疏稱其為“國中婦人有德行者”,強調其社會教化作用。

補充說明
該詞兼具官職與美稱的雙重含義,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判斷。例如“外嫔婦”可能指向民間女性工匠(見孫诒讓《周禮正義》),而宮廷内的嫔婦則屬于妃嫔制度的一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嫔婦

嫔婦,是一個描述古代宮廷婦女的詞語,表示皇帝妃嫔中的一種身份。嫔婦是封號,通常指的是未被立為皇後的妃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嫔(女+賓):女性相關,共11個筆畫

婦(女+彐):女性相關,共6個筆畫

來源

嫔婦一詞最早出現于《史記·孝成本紀》,“今及以後宮人從嫔妃始,無直乘車。”

繁體

嬪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嫔:辛替,《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言;辛,美也”。古代“嫔”字寫作“郕”或“臤”。

婦:扶替,《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彐,從彑。彑,頭也。象形并聲,從頭。彐,表役之慶。所以守家養勤也。”古代“婦”字寫作“婦”。

例句

她是王朝的嫔婦,雖然沒有奪取皇後的位置,但在宮廷中備受尊敬。

組詞

嫔儀、嫔徽、嫔貴、皇嫔

近義詞

嫔妃、貴婦、嫔嫱

反義詞

皇後、侍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