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視聽。《漢書·杜欽傳》:“刺戒者至迫近,而省聽者常怠忽。”
“省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省聽(拼音:shěng tīng)意為“猶視聽”,即觀察與聽取,指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取信息并作出判斷。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漢書·杜欽傳》:“刺戒者至迫近,而省聽者常怠忽。”
此句意為:勸誡者已非常懇切,但君主(或當權者)在觀察和聽取時卻常疏忽怠慢。
構詞解析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日常交流中建議使用更通俗的表達。如需引用古籍例證,可參考《漢書》相關篇章。
《省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節省時間,限制聽取,以達到快速判斷和理解的目的。
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夕”和“耳”兩個部首,即來自于“節省”的含義。
《省聽》這個詞一共有6個筆畫。
《省聽》的繁體字寫作「省聽」。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省聽》可以寫作「省聽」(繁體)或「省聽」(簡體)。
1. 他在面試中節省時間,采用了省聽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2. 為了快速了解情況,他隻對關鍵信息進行了省聽,而不是詳細聽取每個細節。
1. 省視:快速浏覽,不深入觀察。
2. 省略:省去某些不必要的部分。
1. 略讀:快速浏覽文本,不深入理解。
2. 疾速掃視:快速掃描以獲取關鍵信息。
詳聽:仔細聽取,不錯過任何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