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鋒鋋的意思、鋒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鋒鋋的解釋

(1).鋒芒銳利。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重疊之冠,鋒鋋之劍。”

(2).泛指武器。 前蜀 杜光庭 《中和周天醮詞》:“草木藂林,盡化鋒鋋之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鋒鋋是漢語中具有複合意象的詞彙,由"鋒"和"鋋"兩個語素構成。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鋒"本指兵器的尖端銳利部分,《說文解字》載:"鋒,兵耑也";"鋋"在《廣韻》中解作"鐵把短矛",特指古代一種柄部包鐵的短柄武器。二字合稱時,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層:

  1. 兵器指代:指代矛、劍等短兵器的刃部,如《漢書·晁錯傳》"萑葦竹蕭,草木蒙茏,支葉茂接,此矛鋋之地也"中"鋋"即作短矛解。

  2. 軍事象征:引申為武裝力量或軍事威脅,如《後漢書·西羌傳》載"今三郡未複,園陵單外,而公卿選懦,容頭過身,張解設難,但計所費,不圖其安",李賢注引《說文》"鋋,小矛也",用以形容邊疆戰事。

  3. 修辭轉義:在文學作品中常作比喻,既可形容語言尖銳犀利,如《文心雕龍·書記》"陸機自理,情周而巧;箋之為善者也",黃叔琳注"鋒鋋駿利"指文辭銳利;又可喻指自然界的銳利形态,如明代《徐霞客遊記》描寫岩洞時用"石鋒鋋若林立"。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典文獻研究及詩詞賞析領域。相關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版)第11卷第1303頁、《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409頁。

網絡擴展解釋

“鋒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結合相關解釋為您梳理如下:

基本釋義

  1. 鋒芒銳利
    指兵器或工具的尖端極為鋒利,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尖銳或攻擊性特征。
    例:古籍中多用于描述武器“鋒鋋所向,敵莫能禦”。

  2. 泛指武器
    因“鋒”與“鋋”均與兵器相關,組合後可代指所有兵器,如《後漢書》中“兵戈鋒鋋”即指戰争武器。


字義分解


綜合應用

“鋒鋋”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既可直接指代兵器,也可比喻言辭、筆鋒的銳利。現代使用較少,需結合語境理解。

如需更深入的古代用例或文獻出處,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并足安帖白山市迸脫别流偪束裁尺傳爵襲紫村花耽心調文洞心堕民爾等耳朵風訛悮帆幔廢渣幹休歌思觀衆懷民诙谑昏睡鑒往知來街心公園戒衣階職積閥近鄉情怯鈞聲看長棱疊迾宮力倦神疲棋劫嶔沖侵天窮圮氣象萬千灑瀝色膽迷天射囿奢恣轼蛙石硪稅人場述舊私賞松梯宿眷通天塔翫華溫克卧護五桀屋霤瞎編綫鞾校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