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rth China Plain] 中國北部大平原,由黃河、海河、淮河等沖積而成,故又名黃淮海平原,面積31萬平方公裡。土質肥沃,地勢平坦,夏季高溫多雨,曆來為重要的農業區
以下是關于“華北平原”的詳細解釋:
華北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7個省市。其範圍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别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位于北緯32°~40°、東經114°~121°之間。
不同資料來源顯示面積約30萬~31萬平方公裡,差異可能源于統計口徑或區域劃分方式。
黃河曆史上因泥沙淤積導緻河床擡高,易引發水患,需持續關注防洪治理。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地理研究機構或權威百科(如、5、7)。
《華北平原》是指位于中國華北地區的一個廣闊平坦的平原地帶。該地區是中國重要的農業生産基地之一,也是中國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
《華北平原》的拆分部首是“十”和“土”,其中“十”為部首,并且它的筆畫數為二十兩筆。
《華北平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詩經·周南·關雎》中的“采葑采菲,薄言采葑,采采卉實。”這裡的“采菲”即指華北平原的地區。後來,該詞在曆史上逐漸使用廣泛,并成為華北地區的标志性名稱。
《華北平原》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華北平原」。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華北平原的字形稍有不同,寫作「華北牻原」。
1. 華北平原的黑土壤適宜種植糧食作物。
2. 華北平原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華北、北平、平原、華北地區、平原地帶
華北大平原、華北大地、華北平原地帶
山地、丘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