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導訓的意思、導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導訓的解釋

謂引導而使和順。《國語·周語上》:“ 宣王 伐 魯 ,立 孝公 ,諸侯從是而不睦。 宣王 欲得國子之能導訓諸侯者。”按,《史記·魯周公世家》作“道順”。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順,一作‘訓’。” 張守節 正義:“道音導,順音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導訓"是由"導"與"訓"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個維度:

  1. 指導性訓練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出,"導"作動詞時指"引導、教導","訓"指"教導、訓練"。二者結合特指通過系統化指導進行的能力培養過程,常見于教育機構或企業培訓場景。例如教育部《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中提出的"導訓一體"培養模式。

  2. 方法論體系

    根據商務印書館《新華成語大詞典》的構詞分析,該詞強調"理論指導與實踐訓練相結合"的雙重屬性。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在教師培養方案中将導訓分解為"目标導向、過程督導、成果訓測"三階段。

  3. 專業領域應用

    在《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中,該詞具有行業特定含義。如中國教育學會在基礎教育改革文件中,将導訓界定為"基于課程标準的能力發展路徑設計",包含診斷評估、定制方案、跟蹤反饋等核心環節。

網絡擴展解釋

“導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

  1. 現代常用解釋
    指“指導和訓練”,強調通過有針對性的引導提升技能或知識。例如在教育、職場培訓等場景中,導師通過系統化方法幫助學員成長。
    例句:醫療康複中,醫生對患者進行針灸和“引導訓練”(即導訓),幫助恢複語言能力。

  2. 古代文獻釋義
    源自《國語》《史記》等典籍,意為“引導而使和順”,多用于描述通過教化使群體或諸侯國關系和諧。如《國語·周語上》記載周宣王尋求能“導訓諸侯”的人才以平息紛争。

二、使用場景

三、詞源結構

由“導”(引導)和“訓”(教導、規範)組合而成,體現“引導+規範”的雙重含義。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文獻中“導訓”與“道順”“導訓”存在通假現象,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國語》或《史記》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案幾扳連備辜邊帶臂指不了格不念舊情察辭詫絕長邁仇冤噡噡蹈壅帝門動植奪志發硎新試鳳凰钗釜庾漢軍八旗浩洶揮翰解頭九戶開疆孔雀舞斂聚離垢林阡六博録問緑陰麥布谟慮内傾平水年蒲類海搶救嗆聲籤詩輕軌讓再讓三乳台山舍鼪鼯徑莘老哂納世役俗駡天外飛來趧赽通路為别文房四寳鹹黑獻旗銜踵小火者校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