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混賬 ”。1.詈詞。謂人言行無理無恥。《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這人好混帳,吃透了許多東西,到説這樣冠冕話。”《紅樓夢》第三二回:“ 林姑娘 從來説過這些混賬話嗎?要是他也説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 瞿秋白 《文藝雜著·弟弟的信》:“馬路上一片的‘混帳!忘八!’的罵聲。”
(2).胡亂;敷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但平日與吏房相厚的,送些東道,他便混帳開上去,那裡管新參、役滿,家道殷實不殷實?這叫官清私暗。” 明 馮惟敏 《端正好·六秩寫真》曲:“且休提隨時混賬,隻求箇本來模樣。”《儒林外史》第六回:“ 嚴振先 隻得混帳覆了幾句話。”
(3).胡纏,攪擾。《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自從那 李甲 在此,混帳一年有餘,莫説新客,連舊主顧都斷了。”《廿載繁華夢》第二十回:“﹝ 周庸祐 ﹞把巡丁亂喝道:‘你們好沒眼睛,把夫人來混帳!’”
“混帳”是一個漢語貶義詞,讀音為hùn zhàng,通常用于指責他人言行無理、行為不端或缺乏道德約束。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詞源考據或文學作品中的具體案例,可參考《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古典文獻()。
《混帳》這個詞是指言行舉止不端、輕浮、無禮的人。它是一個形容詞,常用來指稱不守規矩、不遵循道德準則的人。
《混帳》的部首是水(氵)和爪(爫),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2畫。
《混帳》這個詞最早是出自于民間口語,後來逐漸流傳開來并被收錄入現代漢語詞典中。它一般用來形容某人的行為或言語不得體,舉止不端。
《混帳》的繁體寫法為「混著」。
在古代漢字中,表示《混帳》的寫法為「渾帳」。這個詞在古代的意思與現代相同,用來指稱言行不端的人。
1. 他的舉止無禮,完全是個混帳。
2. 這個人動不動就說髒話,簡直就是個混帳。
混帳貨、混帳事、混帳行為、混帳表演
無禮、輕浮、不正派、無教養
正派、有禮貌、端莊、規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