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角,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為角音清,故曰清角。《韓非子·十過》:“ 平公 提觴而起,為 師曠 壽,反而問曰:‘音莫悲於清徵乎?’ 師曠 曰:‘不如清角。’” 晉 成公綏 《嘯賦》:“協黃宮於清角,雜商羽於流徵。” 宋 蘇轼 《次韻劉景文贈傅曦秀才》:“未能飛瓦彈清角,肯便投泥戲潑寒?”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四:“ 清 代 王漁洋 去掉了這件外衣,便覺得一變黃鐘大呂而為清角變徵之音。”
(2).雅曲名。 漢 傅毅 《舞賦》:“揚《激徵》,騁《清角》。” 李善 注:“《激徵》、《清角》,皆雅曲名。”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揚《白雪》,發《清角》。” 唐 元稹 《松鶴》詩:“《清角》已沉絶, 虞 《韶》亦冥寞。”
(1).清越的號角。 宋 姜夔 《揚州慢》詞:“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木蘭行圍制度》:“漸聞清角聲揚,遠林呦呦,低昂應和。”
(2).古琴名。《初學記》卷十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古琴名有清角。”《文獻通考·樂十》:“ 黃帝 之清角, 齊桓 之號鐘, 楚莊 之繞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名號之别也。” 清 唐才常 《論文連珠》之一:“蓋聞清角奏而風雨至,琴之感以末。”
“清角”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涵蓋古代音樂術語和現代工藝領域:
五音之一
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中的“角”音。古人認為角音清越,故稱“清角”,常與悲怆意境關聯。如《韓非子·十過》記載晉平公與師曠讨論音律時提及。
雅曲名
指代古代高雅樂曲,如漢傅毅《舞賦》提到“騁《清角》”,嵇康《琴賦》亦将其與《白雪》并提,均屬經典雅樂。
清越的號角聲
形容號角聲清亮悠遠,如唐代元稹詩中“《清角》已沉絕”即指此意。
古琴名
特指一種古琴名稱,具體形制與曆史記載較少,多見于文獻提及。
在機械加工或建築領域,“清角”指清除工件轉角處的毛刺、多餘材料,以保證精度或外觀整潔,屬工藝術語。
提示:若需深入探究古籍用例,可參考《韓非子》《舞賦》等文獻;了解工藝細節需查閱機械加工手冊。
清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青和角,總筆畫為12畫。
清角的字形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形态,它代表了一種清晰和角度的概念。青部分表示清晰明亮,而角部分則表示角度。因此,清角在古代是用來表達清晰和明确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清角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為「清角」。
古代的漢字寫法有了一些變化,清角也不例外。在古代,清角的寫法以篆書為主,字形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義都保持一緻。
1. 他的思路清角明确,讓人一目了然。
2. 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頭腦清角非常重要。
清晰、明确、角度、清楚等。
明晰、明了、清晰等。
模糊、晦澀、不明确等。
【别人正在浏覽】